分析品管圈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分析品管圈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的效果

魏丽媛 苏亚男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分析高磷血症成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对比实施前后的血磷水平。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由11.23%提升至28.65%,目标达成率为87.1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血磷达标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管理;血液透析;血磷达标率

慢性肾衰竭是由多种因素混合造成的慢性发展性肾实质损,导致肾脏代谢功能性障碍,临床多采取血液透析缓解并促进机体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1]。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患有高磷血症,而长期高磷血症不仅仅可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以及骨代谢异常,进一步发展还可导致心脏瓣膜、血管以及软组织发生转移性钙化,而这也是透析患者致死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规范化管理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水平、提升血磷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探析品管圈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本科室长期、固定进行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

1.2方法

(1)品管圈成立:

肾内科自建8人的QCC小组,组成架构:辅导员、圈长、书记及圈员。采用民主选举法,选出圈长、书记。其中医生两名,护士六名。

(2)患者高磷成因调查分析:

经原因分析与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患者主观因素:文化差异影响,治疗依从性不高,所摄入食物中含磷量较多,肾衰竭所致大量磷遗留于体内,透析不充分;2、外部环境因影响,健康知识宣教过程中,未采用实物示范,教学模式固化单一,学习氛围不浓烈,成效不高,加之降磷药物价格昂贵,适用性不强;3、医护人员影响,低年资临床经验不丰富的护理人员缺乏透析患者降低血磷水平的相关知识,健康宣教的实质性价值不高,集中宣教的频次较少,未切实开展个体化的针对性宣教;4、 疾病因素,血磷水平受到血钙反应影响,有些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偏高,可连带加快磷的吸收与钙磷释放。

(3)目标拟定

血磷水平维持于1.13-1.78 mmol/L范围内,即为达标;血磷水平>1.78mmol/,即判定为高磷血症。

(4)改善策略实施

1、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降低血磷水平的膳食方案,指导其绿色烹饪方法,教会患者食物交换活动,为其制定食物交换份表,指导患者如何每天根据水平测量结果制定健康、绿色的菜谱,每日磷的摄入量控制在1500mg以内为宜,限制加工食品的摄入,嘱咐并指导患者定时撰写膳食服药记录单;2、用药指导:发放用药注意事项小卡片,内容包括药名、用法用量用药时间、主要作用等;3、IPTH测量,定期抽血复查IPTH与B超检查甲状旁腺,若IPTH>300 pmol/L,可服用骨化三醇(视医嘱而定);若IPTH>1000 pmol/L,则服用西那卡塞(视医嘱而定);若B超提示甲状旁腺增生>1cm,则应当考虑行甲状旁腺切除术。4、责任护士加强饮食宣教,定期举办患教会。5、加强医护人员的学习。6、建立奖励制度,提倡榜样力量。7、充分透析。

1.3 疗效标准

于品管圈总体活动全面结束后的第2个月,对比90例患者实施品管圈前后的血磷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5f16ac8c4bf3a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前:血磷水平(2.48±0.82),血磷达标率:(2.24±0.12),达标率11.23%;实施后2个月:(1.74±0.06),达标率28.65%;

目标达成情况:目标达成率(%) =(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100% =(11.23%-28.65%)/(11.23%-31.22%)*100%=87.14%。

3.讨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给予充分的血液透析,是维持患者生理状态的基本要素[2]。通过提高溶质清除率、超滤量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的受累程度,但长期持续性过量透析也会增加血液中左卡尼汀的损失量,容易引发高磷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一定程度行可增加致残率,衍生血管与软组织的钙化风险,进而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因而及时、有效控制高磷血症,对促进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抑制病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临床大量应用证实,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3]。此项措施,不仅仅可显著提高血磷水平的达标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疾病痛苦及经济压力等等。

品管圈作为一项以以患者为中心而开展的护理管理模式,现阶段已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一线手段之一。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切实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创新性,提高服务质量,更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

通过本次实践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由11.23%提升至28.65%,目标达成率为87.14%,效果显著,即表明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磷水平达标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银,刘爱群,朱丽娜,黄小宗,周梨花.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透患者血磷达标率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0):169+171.

[2]孙蝶丽,张丽琴,潘妹,熊东玲,王迪,袁萍苹,吴锦洪.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23-26.

[3]卢璧云,张耀宣,陈肇英.品管圈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0):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