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价值和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价值和措施分析

顾静巧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浙江省 台州市 3173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n=50)与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n=50)心理状况评分、依从率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在开展护理工作前,心理状况评分经评测无差异(P>0.05),在开展护理工作后,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内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行优质的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且可提升遵医依从。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老年;下肢骨折;遵医依从

老年人因机体机能日益退化,组织再生能力差,导致骨质疏松问题特别突出;此外老年人因反应能力不断下降,有较高跌倒风险,故骨折在老年人创伤中较为常见。临床对于此类患者,通常采用手术方案治疗,然而该方式治疗效果虽然理想,却也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1]。故为使术后顺利康复,减少手术引发的不良影响,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在手术室,为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不仅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同时也给老年人患者在心理依从方面进行了良好的改善。本文通过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优质化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10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结合法分组,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为50例,经过数据整理发现,观察组中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之间的比例为43:57,年龄的平均值为(68.72±5.57)岁,对照组中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之间的比例为41:59,年龄的平均值为(68.58±5.83)岁,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上述性别和年龄的比例值显示,在统计学核算无明显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在对照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方案的护理,详细内容如下[2]:(1)在进行手术之前按照中医师的要求做好手术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保证手术中所需要的器械全部到位,检测患者的生命特征是否完善。(2)在手术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无菌操作,在手术过程为患者进行常规照护。观察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进行临床方案措施时按照对照组的方法进行,同时在手术室当中,对本组再联合进行优质化护理的措施[3]:(1)在手术开始之前,应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在手术的过程中安慰患者,消除其内心的恐惧感,使患者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在进行手术时当客人提出合理的要求时,要尽可能的满足,这样可以维护好患者医护人员的关系。(3)在手术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如果发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生命特征出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医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鼓励和安慰患者,消除其内心的恐慌。 {3}在手术结束之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规范的包扎,包扎完毕以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做好和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4)手术结束后需要再次的探访,在探访过程中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为客人讲解术后的一些护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不断鼓励患者,使其增加康复信心。

1.3观察指标

统计指标:统计2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负面情主要包括:焦虑、抑郁。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依从指标主要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

量表测量方法:焦虑情绪、抑郁情绪都以百分之计算,分值小于50分,为良好负面情绪者,分值为50~60分,为轻度负面情绪者,分值为70分以上,为重度负面情绪者。

依从性评定,患者达到90分以上,为完全依从者;60~90分,为部分依从者,60分以下,为不依从者。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均为依从。

1.4统计学

将数据输入SPSS22.0,焦虑、抑郁分值均采用(5f16ab2596bb5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形式表示,同时运用t值来进行检验,患者的依从性用“%”形式表示,并行卡方值检验,当结果显示P<0.05时,说明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的含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情况

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在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患者焦虑和抑郁各项评分对比 (5f16ab2596bb5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分)

组别

焦虑

抑郁

观察组(n=50)

32.05±2.15*

31.62±2.52*

对照组(n=50)

41.62±2.62

43.62±2.18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依从性的对比情况

观察组依从率经评定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82.00%(4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人患者身心状态相对较差,极易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沟通,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保持患者一个较为平稳、健康的心理状态。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在心理上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本文研究宗旨在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措施,以望取得一定的成果,为临床提供护理老年人下肢骨折疾病的依据,降低老年人年下肢骨折疾病对人们产生的威胁[4]

优质的护理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将其应用于老年人下肢骨折疾病当中,能够在患者事物手术全程展开无缝隙的优质护理,不仅能够培养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情,改善其护患关系,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可以体现医护人员的价值,使护理工作向人性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医护人员对这方面的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业务和知识技能,给患者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综上,实施手术的过程中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大幅度的上升,应用价值较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利,杨莎莎,等.心理干预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2(1):89-91.

[2]赵红梅.老年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2):82-84.

[3]莫小冠,许利君,等.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57-59.

[4]袁立,袁红,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综合预防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4(1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