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DRGs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李梦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 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黄石市 435000

摘要】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一种新的医院管理方法,可作为评价医疗质量、医疗服务质量的方法,逐渐引入我国各地医院,DRGs管理模式应用优势包括控制费用、规范医疗行为、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医疗效率等;文章分析DRGs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报道如下: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疾病诊断;医疗质量

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即为医院的质量管理,是管理的永恒话题,医疗质量作为医院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医院管理层的核心工作内容,现代医疗质量管理环节包括事前预防、环节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等[1-2];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作为引入的一种新型医院管理方法,可为管理者拓展医院管理的新模式,实施DRGs管理模式可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医疗管理模式。文章分析DRGs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报道如下:

1、美国DRGs发展历史与基本原则

美国耶鲁大学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研发DRGs理论,其基本思路是按照患者治疗类型结合治疗费用,设计初衷是用于监测医疗服务质量与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便更加合理的控制医疗费用。DRGs理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美国新泽西州进行初步应用,1983年美国国会立法将DRGs作为医疗照顾保险住院的支付方式,开始在全美推行该理论。最开始应用阶段,按照疾病诊断与操作进行分类,导致部分分类病例较少,实际应用存在弊端,不利于分析与评价,因此美国耶鲁大学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DRGs的基本原则,包括常规获取DRGs患者特征信息;选择易于管理的病种组数;每组病例临床特征相似;每组具有相似的资源消耗强度。

2、实施DRGs管理模式的意义

医院管理层就合理医疗支付方式、节约医疗经费成本、控制费用、合理安排医疗资源、控制医疗质量、以及如何提高卫生服务过程中的效率、确保相对公平产生明显导向或制约作用。DRGs方法对不同疾病患者的病历,根据不同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医疗付费、医疗材料消耗接近的原则,将不同个案病例进行科学分组排列,应用DRGs分组方法,为不同分组患者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进行同质病例评估、考察医疗服务绩效,大大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目的[4]

3、应用DRGs的目的

应用DRGs的目的在于控制医疗经费的增长、高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按照不同疾病进行科学分组, 明确不同分组医疗付款基本额,实行预付制度。DRGs考虑医院所有科室全病种、门诊、急诊病例者,考虑疾病的复杂程序与医院类别、地区的工资水平、物价膨胀指数,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中应用DRGs管理方法可确保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理、积极控制经费[5]

DRGs的应用方法是根据医师诊断结果,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按照手术操作进行分类编码、按照DRGs分组后根据不同病种支付医疗费用。

4、应用DRGs方法的实用性

传统医疗质量的概念是指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中的及时性、有效性、安全性,传统概念中医疗质量的内涵指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是否准确、及时、诊断时间与治疗时间、最终的医疗工作效率等。而新的医疗质量概念更加重视患者就医过程中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强调医疗诊治的质量、医疗服务工作效率、诊疗工作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等,因此新的医疗质量是医疗技术、医院经济效益、医疗管理方法的综合体现[6]

5DRGs管理模式的概念

DRGs中文译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即表示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诊治疗效、疾病严重程度、疾病转归等多种因素,将患者纳入若干个诊断分组进行统一综合管理体系[3]。DRGs的理论主要针对多种类型疾病的严重性与复杂性进行分析,主要关注医疗机构多方面医疗的需求与医疗资源实际使用情况;DRGs在医疗费用管理方面、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6DRGs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DRGs理论自实施开始至今已经历经多年实践与演变,而我国DRGs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我国政策、社会环境等特点,基于美国DRGs应用经验,建议我国开展系统协同的推进DRGs收付费改革模式,改革要求我国各大省市发改委、医保部门、医院等协同合作,但从前期我国单个部门试点发现不能有效的可持续的推进按照病种付费,因此我国需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国际经验,主张实施同步推行DRGs收付费。从我国单病种推进经验发现,实际应用DRGs管理模式时,需结合本地并发症与合并症清单,建立全病种的分组模式,建立配套的质量监管部门,积极规避DRGs支付方式的缺点。

7、研究合理医疗支付方式

卫生服务的支付方式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的医疗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卫生服务的支付方式也对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质量、医疗费用、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相对公平等均具有明显的制约与导向作用。常见的医疗支付方式包括5种,第一种也是我国目前通用的费用支付方式为按照项目收费,这种支付方式是一种实报实销方式。第二种为按照某地区上一年度的平均费用支付;第三种为按照人头支付,即针对特定人群按照一定的比例预先拨发、支付,多以军队系统常用。第四种方式为针对从业医生进行支付,对从业医生、医疗机构的所有费用实行既定性的包干支付。第五种指按照病种支付,是医疗保险机构支付费用的方式,指事先确定治疗费用。

  1. 小结

我国开展DRGs管理模式,首先医院管理层需从根本上提高对DRGs理论知识的认识,对全院所有员工进行DRGs管理方法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执行率,构建相关责任领导小组,医院积极开展绩效评估,外聘DRGs管理专家,以相关分组原则为前提,基于医院现有发展特色对部分常见疾病进行分析,确定相关医疗费用标准,构建健全的病历档案,加强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加强病例档案书写规范培训,促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绩效持续监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邵华民,万青.应用DRGs方法评价医疗服务绩效的效果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11):16-18.

[2]吴晓云,徐勇,刘莉等.深圳市市属三级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对比分析——基于DRGs与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0):12-15.

[3]朱晓伟,陈璐,王凤梅等.DRGs在医院重点学科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2):20-22.

[4]殷人易.DRGs应用于医院管理的问题及缺陷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3):60-61.

[5]郑乐乐,陈善豪,曹卫军等.基于病种的精细化医疗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33-35.

[6]莫陶欣,王丹,杨煦等.基于DRGs肿瘤专科医院精细化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