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对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综合干预对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周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干预对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2例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46)综合干预,对照组(n=46)常规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在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其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综合干预;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康复护理

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是康复科常见的病症,多发生于脑卒中、脊髓神经患者中。由于患者出现直肠功能障碍,会表现出排便时间延长、大便失禁以及避免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在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常会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患者直肠功能,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以92例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综合干预与常规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收治的92例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46)综合干预,对照组(n=46)常规干预,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52.36±4.12)岁;研究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2.43±4.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病程时间长,患者多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讲述与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并且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尽可能的满足患者需求。如果患者依旧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可以施以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树立客观的心态。(2)康复训练。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双臂置于身体两侧放平,双腿弯曲,以肩部和脚掌为着力点,依靠盆腔肌以及腹肌进行腰腹部和臀部训练。或者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双膝微曲分开,双下肢并拢,随后抬起臀部进行所刚训练[2]。(3)腹部按摩。协助患者采取卧位或者坐位,对患者腹部的天枢穴进行按压,逐渐加重力度直到患者感觉肠道蠕动,或者是患者腹部产生酸胀感,每天患者排便前十分钟进行。(4)生活护理。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直到患者多进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促进消化吸收,加强肠道蠕动。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保障局部卫生,还可以给予患者药物进行控制。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认知功能。(2)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表现为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有效表现为患者患者排便功能改善;无效表现为护理前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认知功能

研究组

46

92.26±3.17

91.34±3.42

91.48±4.53

对照组

46

83.62±4.06

82.25±4.11

80.84±4.69

t

/

11.3764

11.5305

11.0672

p

/

0.0000

0.0000

0.0000

2.2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显效计27例,有效计18例,无效计1例,护理有效率为97.8%(45/46);对照组护理显效计19例,有效计21例,无效计6例,护理有效率为87.0%(40/46),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X

2=8.305,P=0.004)。

3讨论

神经源性直肠是控制直肠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直肠功能障碍,由于排便中枢与排便器官的联系终端,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进而导致排便障碍[3]。主要表现出便秘以及大便失禁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在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施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排便功能。综合干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该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改善患者直肠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排便。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综合干预在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综合干预在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理想,其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排便情况,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玲,詹秋庆,邓美定,冯银,张晓娜.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8,15(03):76-79.

[2]关榴燕.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8):161-162.

[3]郭跃龙. 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6):727-728.

[4]胡婷婷,沈朝辉,张付秀.综合干预对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5):195-196.

[5]胡凌燕,刘红,张之娟.神经源性直肠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直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155-156.

[6]陈玲,詹秋庆,邓美定,冯银,张晓娜.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