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4
/ 2

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

詹蕊 姜恒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辽宁抚顺 11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在电力方面的需求逐渐提高,对于配电网供电的质量及相关的标准都有了较高要求。配电网达到自动化标准能够提升供电的稳定性与供电的质量,经电能合理分配来减小能耗。在国际上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其配电网的建设己经历了由发展到成熟的阶段过渡至更新阶段,然而我国配电自动化的进步程度仍处在起步的时期。所以,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急需快速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

引言

将电力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同时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电力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解决当前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电力改革事业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对电力技术人员提出了挑战。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目的

配电系统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有分配电力负荷、电力供应和电压管理等,所以,实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不仅能够保证电力供应的质量,还能够提高管理和分配电力的效率。具体来讲,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使电网进行自动的调控,可以有效避免人工调控的失误,尽可能的减少断电时间,提高电网的有效性。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电网电路中的电压、无功功率等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在出现故障后能够立即进行检测、定位和隔离,降低故障的不良影响,有力保障供电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电能的耗费。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对线路的结构进行优化,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同时提高电网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2配电自动化系统总体的结构

配网系统总体的结构是由配电的主、子站、终端及通信四大系统所构成。配电的主站是主要存储、处理信息及人机的互动等,各类应用功能实现的关键性核心就是配电主站。配电的子站是主站与终端之间相互连接的中间层,其主要是对配电的信息进行汇集,还能按照自身切实的运用需求将区域监控的功能于子站内配置。配电的终端是一次设备自动化的一种设备,其安装于运作地点。按照现场所需的具体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终端。然而作为完成传输信息的系统可有效合理匹配连接配电的主、子站及终端此三项功能。配电的系统与另外部分功能的运用系统能以交互信息的总线使它们彼此间互连,还能够以信息交互的总线来实现其它的诸多运用作用。

3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

3.1降低电网损耗

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时,要尽可能地降低电网的损耗。通过对电网的各个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可以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电力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优化方案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小配电网络的供电距离,使电网的能耗达到最低。

3.2实时监控

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说,最终的目标就是进行有效实时的检测,只有对数据进行准确有效地测量,才能够实现配电系统的实用化。实时监控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地理信息的背景下对电网故障情况进行动态的监测,保证数据的时效性;二是要实现对故障部位进行准确而快速的定位,智能的恢复非故障区域的电力供应,减少故障造成的影响。

3.3配网自动化的主站系统

构成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部分就是配网自动化的主站系统,对其设计的时候需对系统整体建设的原则做足够的思考,突显“互动化、信息化、自动化”等特点。为促使配网的系统对主站系统部分功能的条件可以更好达到,应在设计时遵守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标准性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配网的规模建设,需按照此区域配网的规大小、它的应用及实际的需求等情况来综合配置与此区域配网规模相适合的主站。建设时应统一的规划、分步的建设。配电的主站需融合多类功能,比如用电信息的采集、生产管理及调度的自动化等。配电的主站系统其硬件设计所应用到的设备需具备一定的通用性且标准化,如此便具备良好的可替代性及开放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在安全性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

3.4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配网自动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是主要利用其监控配网的系统。若想达到馈线的自动化不仅需具有环网供电配网的结构,还应具备环网、负荷的开关等具备远程操控的机构。若想达到馈线自动化的首要要求是在人机交互的接触面内所需监控的装置务必能达到三遥的作用,能够经人机的界面完成远程的遥控。配电自动化的主站按照配电自动化的子站上所上传的部分信息,比如变电所继电保护的信号、开关的故障跳闸以及终端故障的信息等部分故障类信息,从而对造成此故障类型及其位置加以确定,之后再选择报警的方法发送告警消息,比如发出文字、语音等告警方式,从而查出配网线路发生故障问题的位置。

4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措施

4.1考虑设计的成本

电力企业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在保障配电系统的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设计的成本,尽量采用成本低而且有效的电力技术,同时致力于对配电系统的配套设施进行创新和改进,提高配套设备的运行效率,使配电自动化系统达到最优的运行状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达到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4.2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综合化管理

众所周知,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是跨专业、跨系统、涉及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有机结合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通过以往的实践经验表明我们首先要抓关键。具体地说就是需要领导对其高度重视,形成专群结合、条块协作、各方配合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开发的责任体系;其次是抓基础建设。包括配电环网建设、一次系统电源点布局等方面,都务必要达到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具体要求;然后是狠抓核心。就是要搞好规划设计工作,包括配电自动化开关选型、通信方式、控制装置选择等规划;最后就是加强运行管理,要从建立规章制度、理清调度关系、建立培训机制等多方面完善管理措施。

4.3使用数据库技术

近年来,数据库技术在电力技术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电力设计人员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时,可以考虑采用数据库技术,将数据库技术与电力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在一起,数据库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记录和处理,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改进工作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结语

应用配电自动化的系统,可以使供电单位监测配电网运行的状态,保证配电网能够达到动态平衡和经济的运行。所以,应当认真掌握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并不断地研究,积累经验,从而推动配电自动化的系统更快更稳的进步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素民.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3,(10).

[2]杨元斌.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3,(05).

[3]宋丽.关于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2,(27).

[4]杨元斌.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3(05):50.

[5]吴国英.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探讨[J].机电信息,2012(05):18~19.

[6]吴国英.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探讨[J].机电信息,2012,36(10):36-38.

[7]徐丙垠.配电自动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9(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