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与常规教学融合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4
/ 2

高职“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与常规教学融合路径探索

梁庆庆 韦子娥 沈新福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教育界在不断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制度,而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相关课程专业也不例外。本文首先阐述建筑工程制图和识图课程的特点以及高校内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对该课程提出相关的建议对策。这些建议旨在改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既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良部分,同时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与完善,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

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和高职教育行业也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制图与识图》也应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早在教改实施之前,课程组就进行了多次的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调研。通过多次的调研与总结,我们发现从事造价的毕业生普遍存在识图难的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校期间接触到的图纸太少,案例碎片化,结构形式单一落后,课堂上的实践内容已严重落后于现实工程。教学与实践的矛盾促使我们对《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进行教学课堂的改革,引入多个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项目由易到难,由教学到实践,本次课改就是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项目进行具有《建筑制图与识图》特色的项目化教学,从而有效解决毕业生理论和实践的脱离问题。同时,项目化的教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了实际工程进行依托,使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1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的组织意义

1.1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组织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具有重要意义。识图技能竞赛能够有效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对相应的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识图能力。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开展,是建立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的,并结合市场与岗位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同时也能突出自身的技能。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不仅能够有效推动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还能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建筑工程岗位所需的人才。另外,组织技能竞赛还能有效引领职业院校专业发展,强化师资力量,促进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标。

1.2抽象性

我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建筑物的具体内容,例如,建筑物的大小,形状,管线和装修等内容,都是不够准确和全面的,而利用图纸可以对这些建筑物进行最详细的描述,并且非常直观,但是这也对识图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看图人需要拥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准确并且熟练的理解,每一个具体符号所包含的具体含义,并且能够联系图纸的各个部分,对建筑物的整体进行一个良好的构思,对图纸设计者所表达的内容有准确的理解,明白设计者的用意,而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显然具有不小的难度。

1.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的内容主要涉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借助真实的工程图纸,对学生土建专业施工图与配套文本文件的识读能力进行考验,对学生绘制施工图的能力进行考量,从而有效促进实际教学与岗位需求相对接。因此,相关教师需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并结合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的情况来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致力于成为“双师型”教师。

2高职“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与常规教学融合路径

2.1加强校企合作

结合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情况,学校可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进行合作共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专业特色建设有效形成与本区域、市场与行业相配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对专业质量标准体系、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开发,并对评价考核体系进行改进,从而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实现互惠互利。另外,加强校企合作还需打造优质核心课程,对课程结构与知识序列进行分解与重构,对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进行细化,在教学中大力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工作流程,从而保证教学与工作有机融合,以形成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最后,学校还需建设实训基地,以此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场所。

2.2精讲多练,亲身示范。

正如前文所讲的一样,该课程具有相当强的特殊性,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应该注意到高校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绘图方法技巧和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以自身作为示范,能够很好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并针对这些困难点,及时对学生进行解答。而所谓的精讲就是精细精准的讲解,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对知识中的精髓进行讲解,对相关难点与重点进行着重讲解,在讲解时,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言简意赅,观点直接明确,而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知识点需要循序渐进的讲解,理清知识的前后关系,使讲解能够深入浅出。例如在进行建筑制图有关方面的训练时,就是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多观察等,教师首先要自己示范相关绘图方法,在示范之后就让学生开展,有明显针对性的练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让学生多观察建筑的特点,建筑的外形,在课下多进行有关方面的训练,此外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不很难,难的是培养起学生比较强的图纸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2.3考核方法

新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和识图能力。在平时成绩上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训成果,小组考核等方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在期末成绩上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考核学生应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水平。在实践成绩上以小组为单位分任务领域进行评分时采用二级管理和一级考核制度,主要工作态度、实际操作、协作程度、完成质量、成果汇报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开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技能,还能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效果。因此,为推动土建类专业教学机制的改革,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的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同时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最后需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教学与竞赛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贯通,从而培养行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弦波,张琳娜.基于“赛教融合”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高职“建筑构造与制图”课程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48-51.

[2]董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备赛经验谈[J].职业,2018(24):26-27.

[3]孟琳,罗碧玉.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以全国职业院校首届“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8(8):52-53.

[4]刘彩玲.基于技能竞赛的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鲁班杯”建筑识图竞赛为例[J].电子测试,2016(11):157-158.

课题编号:LZZJS2019C0082019柳州市职业教育C类课题,课题名称:建筑工程识图赛项集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