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和保养措施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和保养措施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黎泓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吉首市 416000

摘要:现代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医疗设备的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类医疗设备的应用也在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对医疗工作的不利影响,本文阐述医疗设备常见故障类型,从多个方面探究措施策略。

关键词:医疗设备;故障类型;维修管理;保养;措施探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水平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疗设备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医疗设备的使用是否安全有效以及设备后期维修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身体康复。因此,本文以提升医疗设备运行效率、安全性为目标,制定了一些较可行的维修、养护及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

1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1.1日常使用故障

该类故障的诱因通常是操作者使用方法不规范、未能扎实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等,以致设备运行阶段出现故障,情节严重时停运,难以取得预期的使用效果。

1.2老化磨损故障

业务繁重是医院运行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很多医疗设备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促进了设备老化、磨损问题的形成过程。若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检查、维修及更换,则将不利于设备正常运作。还有一些医院顾虑大型设备及配件较昂贵,即便发现设备出现磨损后也没有及时调换,设备带病工作,会减缩使用寿命,提前报废[1]

1.3设备电路故障

若设备电路出现故障,则将会直接干扰设备的运行状态或停运。电路断路是诱发该类故障的主要原因,如果两个焊接点断裂,那么就无法衔接电流和信号。地线断裂时,也会造成信号与地线两者的连接状态断离,诱发短路故障。

1.4软件系统故障

该类故障主要表现在不能进入到运行程序、运行速度过于迟缓或进入死机状态。尽管重启设备后期能正常运作,但可能造成部分既往数据遗失,严重时需重装运行软件。如果没有及时清洁养护设备控制系统,较多灰尘聚积将会对软件运行过程形成不良影响[2]

2措施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2.1科学使用保修合同

近些年,越来越多先进的进口设备被引进我国各级医院临床中,设备生产厂家在国内创设了很多维修服务站,以便于为进口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在维保期内设备维修成本为零。针对在维保期出现故障的设备,医院不要盲目组织设备管理科工程师予以修理,而是凭借设备产品订货合同和厂家取得联系,反馈设备状态相关信息,要求厂家派遣专员前来排除故障。针对已超过保修期的设备,若其出现故障,则建议依照设备档案资料材料自行修理[3]。针对一些特殊设备,逾越保修期后因为维修成本偏高的设备,可以结合其购置情况,若采购数目偏多、维修难度偏大、使用数年且零部件昂贵的设备,建议外购保险,这是减少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2.2建设健全设备维保体系

维保体系的建设及实施,对医疗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规范、指导作用,有益于整体提升设备维保工作效率,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完好率。但是在体系建设方面,国内部分医院还存在较明显的不足,不利于医疗设备维保工作纵向拓展。这就要求医院积极分析设备维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必要性,侧重于完善设备维保体系[4]。构建设备维保组织机构,加大工程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力争构建一只技术精湛、素质优良、责任心强的专业维修保养队伍,并认真做好设备维保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执行工作,确保该项工作顺利、高效运行。

2.3创新设备维保模式

从宏观角度分析,医疗设备维保工作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从检查性质上可以将设备检查分为功能检查、精度检查两种。只有在实践中持续创新、完善维保模式,方能取得良好的设备管理成效。在设备维保模式建设方面,很多医院欠缺完善性,这是后续应加强、改进之处。在具体实践中,力争把整体性、全员性、全程性设为设备维保模工作遵照的基本规则。比如,建设完善化的全员式管理模式,引导管理人员、工程技术及医护人员均能积极参与到设备维保工作进程中,形成强大的合力,保证医疗设备异常状态发现、处理的时效性[5]。创新设备维保模式,加强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要求维修人员能扎实掌握各种软件版本操作系统的使用要点,例如DOS操作系统以及SCAN-DISK、WIN98等多种工具软件,进而确保文件错误与磁盘功能修复的时效性。采用CHOST克隆软件,针对各种名医疗设备的运行设备做好备份,并可以较快速的回复运行数据。

2.4建立完善的保养制度

(1)构建定期保养制度:督导设备日常使用人员落实每日常规养护工作,养护的内容有表面清洁、检测运行状态是否异常、零部件完好性,定期予以润滑、紧固等保养,有助于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风险。(2)建设巡检制度:减少或规避医疗设备带病运作的情况。(3)创设维修配件库:确保常用维修配件供给的时效性,少发生或不发生设备停运情况,促进临床诊疗工作顺利运转过程。(4)构建激励机制:在设备维保工作进程中量化一些指标,针对在维修工作中表现优异,为医院减少经济损失或在检修技术有创新的员工,适当作出鼓励;而针对那些工作态度不端正、技术不规范且未能及时前往设备故障现场,作出一定处罚,以儆效尤,提升全体维修人员参与医疗设备维保工作的积极性

[6]。(5)落实设备使用环境条件的检查:保证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不会扰乱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6)构建生产维修制度:实质就是PM制,将A类设备设为重点维保重点,该类设备奇异的购置成本偏高、检修流程复杂,故而应做好该类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B类设备维保的重要程度位居A类设备之后,C类医疗设备为非重点设备。医院应严格依照PM制规划设备所属类别,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检查、维修等工作。

2.5掌握设备的保养方法

当下各级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保养通常实施三级保养制:(1)日常保养:也被称之为例行保养,组织仪器保养人开展该项工作,工作内容有表面清洁、检查设备运转状态是否正常、元器件结构完整性等,在设备每日使用完后做好清洁、保养工作。(2)一级保养:组织设备保养人员严格依照设定计划开展该项工作,工作内容有内部清洁,检查设备运行期间发出的声响及指示灯闪烁灯是否正常,并进行局部检查与调整。(3)二级保养:等同于预防性维修,仪器保养人员与修理人员共同参与该项工作,主要是检测设备主体结构、主要零部件性能,调整精确度等,特殊情况下更换易损伤零部件。

结束语

医疗设备的运行状况及使用率高低,均和医院运行效益存在一定关联性,关系着医院未来的发展前途。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积极养护是一项长期工程,医院应在思想上予以该项工作一定重视,加强维保体系及相关制度的建设,科学配置检修人员,合理应用保养方法及信息化检修技术等,进而方能从根本上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及使用率,提升医院运行效率,为病患群体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书鹏.医疗设备维修策略与管理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0):9+12.

[2]冯定,李晨旭.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9(15):42-43.

[3]徐庶.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2):167-168.

[4]王海.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2):3225-3226.

[5]李健,邸志宏,李丽华.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235-236.

[6]王聪.放射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J].科技资讯,2019,17(2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