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化井网部署在胡五断块油藏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矢量化井网部署在胡五断块油藏中的运用

田中政

中原油田濮东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 胡五断块油藏油田是严重非均质油藏层状油藏,由于传统的面积井网对具有储层方向特征的油藏适应较差,存在储量控制程度低、水驱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矢量化井网部署,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储量动用。

关键词 非均质;面积井网;水驱控制程度;矢量化井网部署

一、区块概况

胡五块动用含油面积4.5km2,动用石油地质储量815.24×104t, 可采储量254.47×104t,标定采收率31.2%。平均孔隙度20.0%,平均渗透率为145×10-3µm2。平均地下原油密度0.877g/cm3,平均地下原油粘度3.722.567mPa.s。原始地层压力系数为1.0,地温梯度3.5℃/100m。属中孔、中渗、低饱和、中粘的常温常压油藏,为中渗极复杂断块油藏

油田1985年12投入开发,1988年实施《胡5块滚动勘探开发方案》,1989年全面实施注水开发,经历了建产期、产量递减期及细分小断块完善及精细调整治理四个阶段,目前已进行高含水开发阶段,截止2019年底共有油井102口,开井86口,日产液1785.8t,日产油106.6t,综合含水94.03%,采油速度0.36%,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8.94%,采出程度27.78%,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9.29%,自然递减11.13%,综合递减3.12%。水井总数93口,开井60口,油田日注水平2183m3

二、矢量化井网部署方法

矢量化布井方法是以油藏精细描述为基础,储量或剩余油分布明确的前提下实施的一种优化布井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驱方向与物源方向、河流走向或主渗透率方向一致。对于主渗透率方向明显的一般采用排状注水,注水井排与渗透率方向垂直,可达到较好的水驱效果。但要达到主渗透率方向和非主渗透率方向驱替均衡,即垂直于主渗透率方向的井距小于平行于主渗透率方向的井距。这是矢量化井网部署的基本要求,表现为储层方向特征与井网方向特征要很好地耦合。

(2)对于有裂缝的油藏,水驱方向与裂缝方向垂直,注水井排与裂缝方向平行为好。这是裂缝性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基本要求,否则在裂缝方向部署注水井,注人水很快会沿裂缝窜入生产井,出现暴性水淹。油井水淹后,一般油井和对应的水井即报废,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开发效果和效益。

(3)不同沉积微相之间因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开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布井方式。由于沉积微相差异,其储层渗流特征会产生很大不同,为了更好地控制储层,同时用尽量少的投人开发好油田,需要在不同微相内,针对储层渗流特征部署相应合理井网,包括合理井距、注采井数比以及合理开采技术政策界限,使开发具有针对性。

(4)为保证高的水驱控制程度,布井的注采对应关系应在流动单元范围内考虑。油藏流体流动受储层非均质性控制,同时也受地层压力变化控制,若要达到理想水驱效果,就应该在流动单元内有较好的注采对应。不同流体单元一般流体互不流动,特别是不同含油砂体之间更不会流动,所以部署注采井网时必须认真考虑流动单元和油砂体的分布特点,尽量兼顾有采有注。

(5)根据油藏特点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井型。

(6)以打开油藏程度作为选择井网或井型的第一原则,当油井完成后,任何增产措施只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补充,若能保证有良好的泄油面积,则既可控制更多的储量,又能减少措施工作量。

三、矢量化井网部署注意事项

(1)以储层分布特征部署井网

储层分布特征是影响井网部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井网部署时,储层的方向特征是实际存在且不可改变的,井网部署中产生的井排方向、水驱方向以及压裂裂缝分布等是可以人为控制设计的。所以在井网设计部署时,应充分考虑储层方向特征,特别是主渗透率方向特征,使之与人工可控制的方向有机耦合,达到最佳水驱效果和储量控制程度。

(2)以沉积微相特征部署井网

由于不同微相之间存在不渗流带,或不连通,故不同微相间注采对应会出现差异。同样,高渗透带与低渗透带在部署注采井网时也应单独考虑。

(3)选择合适的井型

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使得有多种不同井型来开发油田,从直井、定向井、水平井到多分支井等,不同井型其特点和优点各不相同,在结合油藏形态、特征、不同开发阶段时,可以在充分认识储层地质和储量或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井型。

(4)以储层方向特征部署井网

储层的方向特征是控制井网的重要因素,这包括储层的各类方向。每一种方向都会控制井网的部署和形态等,对主渗透率方向、断层、构造形态、边底水突进模式等在井网部署时都应给予认真考虑。储层主要有两种沉积微相,应以不同微相部署不同类型井网。同时在水下分流道微相内,储层具有方向特征,主渗透率方向应与河道方向一致,在该微相内布置井时要充分考虑储层方向特征与井网方向协调一致,以达到较好的水驱效果。

(5)不同开发阶段和储层类型井网部署要求

油藏深埋于地下,人们对其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由于在开发初期对油田的认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包括需要对储层的分布特征、油水分布特点、储层的非均性等许多方面不断深入认识,所以在井网设计部署时一般先易后难,先部署和钻井于有利区域与认识好的区域,或先选择好的区域钻一批资料井,以利于逐步认识储层。开发过程也是一个对储层和储层流体、地下油水分布等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不同开发阶段其认识程度在不断深入,井网部署和井型选择会不断优化。

四、应用效果

在胡五块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我们把井距控制法和注采压差控制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即在井距设计时,尽量使不同方向上的井距关系接近井距控制法的要求,当井距控制法由于受条件限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时,然后再利用注采压差控制法去调整和弥补相应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渗透率各向异性的负面影响,保证对不同方向上油井的有效开发。通过一系列水驱矢量调整,其开发效果日益显著,油、水井措施15井次,累计增油5652t,效果明显。

五、结论与认识

1、矿场实践表明,矢量化井网部署能有效提高非均质油藏的水驱动用;

2、矢量化井网部署建立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要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科学部署;

3、影响矢量化井网部署的因素较多,要综合分析分析各项因素,使开发效益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1] 陈焕杰 , 廖锐全 , 刘捷,陈西玲. 矢量化井网设计方法探讨.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 2006;

[2] 陈庆陵 , 陈超 , 李顺凯等. 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矿场实践[J] . 《断块油气田》 , 2004 , 11 (4) :46-48;

[3] 张顺康,周万喜, 钟思瑛 , 唐在秋,谌延姗. 中高含水油藏矢量化井网设计方法研究.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 201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