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滨海县园林中树木移植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关于滨海县园林中树木移植技术探析

林生

江苏苑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500

摘 要:现代人对园林绿化的需要越来越旺,侧面推动了园林技术的发展,在园林现场施工中,出现了很多新技术应用,树木移植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通过对树木移植,使景观生态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树木移植技术;市政园林;探析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审美层次的不断提升,滨海县人民对园林景观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树木移植快速提高城市绿化效果,以其特有的绿化、美化功能,日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广泛应用。

树木移植的特点

树木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人为刻意、鲁莽地移植可能会破坏树木的正常生长。经过多年的树木移植实践,我总结出树木移植有以下特点。 移栽成活困难。一般胸径20cm以上的树木,树龄都在几十年以上; 有些生长缓慢的树木,树龄甚至会达到上百年。但其根部脆弱,在移植过程中,容易伤到树木的根。伤根之后会造成水分脱失以及一些营养供给不足等问题,招致这些树木因供水不足和代谢失衡而死去。所以,移植时如果技术不到位,就会带来成活困难的问题。移栽周期较长因树木规格大,难运输,难养护,就使得树木移植需要较长的移栽周期,有的需要一年,有的甚至需要更多。移栽时如果前期工作不到位,就坚决不要移植,以免造成树木的死亡。树木移植需顺应适时、适地、适树的原则。

滨海县园林树木移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

树木移植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涉及多方面技术要点,需要各个部分相互配合来完成工作,对施工单位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树龄长不易成活,移植的树木水平根和垂直根范围多数情况下是较小的,所以一定要合理控制好水分吸收问题,保证树木经过移植之后,吸收水分方面充足,不能因极度缺水而导致树木移植过程的死亡。有些树木过大,存在着较大的蒸腾作用,树木的地上部蒸腾面积过大,根系的吸水能力无法满足树木地上部分的实际蒸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做好水分补充,确保树木移植过程中,不会出现死亡的情况。移植前准备工作,树种选择一般多选用乡土树种。因乡土树种具有生长健壮,适应力强,就近方便运输等特点,这就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奠定了基础。对于那些常绿的树种,尤其是萌发力较弱的树木,修剪以疏枝、去叶为主,除去病枝、枯枝、平衡枝、重叠枝及多余的叶片,保持完整的树形,如桂花、广玉兰等。在移植前,树冠需要不同程度的修剪,以减少树体蒸腾,保证树木成活及其平衡生长。起吊时,应先将树冠捆拢,再用钢丝绳(外套橡胶皮管)围于土球下部,并垫木板。装车时,土球向前,树冠向后,若苗木过大,必须保持苗木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为防止擦伤树皮,树干与卡车接触部位用软材料垫起,土球下部两侧用软材料塞满、固定。并适当喷水保湿。

滨海县园林树木移植的关键技术

树木移植成活的关键是尽量保持土球范围内具有较多的吸收根。因此对移植的树木做断根处理,可提高移植的成活率。断根的方法如下: 在树木移植前1年或2年,以树干为中心,以胸径的4~5倍为半径画圈,在圈外开挖沟,将沟里细根全部切断,遇到较粗的根,应采用锋利的锯切断,务必使切口平整、光滑。填壤土或表土,分层踩实,浇水。因去掉根系的顶端优势,过一段时间就会长出较多的须根。待四周沟中均长满了须根,再进行移植可大大提高移植的成活率。留下的枝条要保证其分布均匀,以增加树体美观,平衡树势。树木移植一般采用带土球移植,可提高移植的成活率。在挖掘前2~3d,在树木根部周围进行浇水,浇水的时间与浇水量要根据土壤的墒情和天气而定。土球直径一般以树干直径的6~10倍为宜,土球高度约为土球直径的2/3。在树木起苗前,以树木的树干为中心, 在土球大小的外缘外挖宽度适宜的操作沟,遇到较大的根要用锋利的手锯锯断,切勿撕裂大根。在土球达到要求时进行修整,再用润过水的草绳缠绕打包,要捆紧实,以防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土球散开。吊运前,应在树干上缠绕麻绳、草毡、橡皮等软物衬垫钢丝绳捆绑处,用钢丝绳缠绑树干的基部,缓慢吊装,整个吊运过程中,切不可碰散土球,损伤枝干。树干与车厢接触的地方要使用软物衬垫或支架支撑。如果是在高温较高的夏季移植,可用帆布遮挡树体或遮挡车厢四周,尽量避免因运输途中水分的减少而影响栽植的成活率。树木移植前应挖好种植穴。尽量不要来回吊运土球,以免弄散土球。确定树木的正确朝向后,将树木入坑后,取出土球的包裹物,树木扶正后,向种植穴内填回土,壤土和细表土为好,一边填土,一边踏实,回土达土球一半时浇第一次定根水,水下渗后在树高2/3处放置三角形桩。继续填土直到填满种植穴。在种植穴外缘围筑15-20cm高的水堰,交定根水。

滨海县园林树木移植管护技术要点

树木移植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支撑固定,以防树体倾斜。移植后,要立即浇1次透水,使土壤与根部紧密结合,待10天左右开穴浇1次水,以后10~15天浇1 次水。刚移栽的树木吸收水分少、蒸发量大,可采取及时喷水、包扎树干、吊瓶输液和使用抑制蒸腾剂等方法,来保证树体水分供应。喷水时间以早、晚为主,坚持1~3个月。树木移栽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待新梢长至10厘米左右时,追施氮肥1~2次。在秋梢停止生长后,追施磷、钾肥1次,以促进新梢木质化。树木移植后根系功能减弱,容易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最好采用树体输液的方法补充水分。在树木主干和中心干上,每隔80~100厘米向下与主干呈30°夹角,然后用专用输液器,把配液从钻孔输入,空隙用消毒棉填充,观察3~8分钟,无积液现象后方可离开。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漫长、温差较大,新植树木易受到冻害和高温伤害,因此,应做好树木防冻、防高温措施。入秋后,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马芬.浅述新平县绿化树木移植技术[J].民营科技,2012,02:223-224+264.

[2]林程.北京地区树木移植技术探讨[J].中国园艺摘,2014,02:102-103.

[3]彭芬.树木移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

[4]李如林.关于树木移植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