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食品检测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辐照食品检测技术分析

甄庆

身份证号码: 130125199112287***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食品检测技术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目前辐照食品的检测依据成为了我国食品检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对辐照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本文对辐照食品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对辐照食品进行检测的重要性与检测原理,然后对当前常用的辐照食品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得知,当前存在的辐照食品检测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应用于对所有食品的检测,所有检测技术都具有一定的优点与劣势,为此,我国相关科研部门还需要加大对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辐照食品;检测技术;方法标准

辐照食品主要指的就是通过辐照对食品进行杀菌以及保鲜,进而能够极大的提高食品的保质期。现如今,国内辅助食品行业在不断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大量外国辐照食品对我国的食品行业造成了冲击。为了确保我国的辐照食品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及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必须提高对辐照食品的检测力度。

一、对辐照食品进行检测的重要性和原理

(一)辐照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对辐照食品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是由于以下四点:一是帮助国家相关单位对辐照食品的生产进行监督管理,落实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就包含了对食品标签的检查,以及是否虚假宣传等内容,这样检查都是由国家卫生、工商部门进行,并且有明文进行指导。二是推动商品贸易的公平开展,其中就包含了辐照食品是否满足出口对象的相关要求,亦或者是防止相关生产企业为了扩大利润,弄虚作假没有进行辐照或者辐照程度不足等。三是给是否进行辐照提供相应的仲裁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四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

(二)辐照食品检测原理

辐照处理后的食品,其内部某些物质会发现相应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中的分子激发、电离、化学键破解等,以至于食物之中产生了相应的辐射解物。从当前的辐照方案来分析,对于辐照食品的检测需要依靠对微生物结构的变化、食品中含有的物质围观形变结构造成的变化,食品在辐照之后的特异性等。这些检测方法之中,检测食品中的特异性产物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并且非常快速高效。然而辐照食品所造成的辐解产物,其浓度通常都是在300mg/L之下,而且食品的组成结构成分都相对复杂,因此其中每种物质的浓度对比整体而言,还是相对较低。相关实验研究证明,大部分的辐照分解物只能在类似或者是完全相同的天然食品之中才能存在,亦或者是经过加工以及冷藏的处理,因此对辐照食品中的特异辐解产物进行检测难度较大。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对该产物进行分析,首先对尚未进行辐照的食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其次提高当前的化学分析检测技术水平。在此处需要格外重视的是,辐照食品是否已经完成辐照,其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不明显,因而使用这样的方法仍具有较大的难度[2]

二、常用辐照食品检测技术分析

对当前国内辐照食品的检测技术水平进行分析可知,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三种类型。

(一)物理类型检测技术

物理类型的检测技术主要涵盖了光释光方法、电子自旋共振方法、近红外光谱法、热释光方法、电阻抗方法。在这些物理类型的检测技术中,热释光检测的优势就在于其准确度以及灵敏度较高,适合硅酸盐食物,其发光信号较为持久,其缺点就在于需要准备放射源,需要依靠盐酸盐的类型及数量来提高灵敏度。电子自旋共振方法的优势在于拥有较快的检测速度,正常情况下三十分钟就能够完成,另外还能够对样品进行重复测试,对样品不会造成破坏,常用语包含结晶糖类的商品,其缺点就在于储藏的时以及环境湿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而且相关设备较为昂贵,缺乏灵敏度。通常情况下检测机构更加中意于光释光方法,因其具体有较快的筛选能力,对样品的数量需求较少,各项成本也较低,样品能够重复使用,但是通常还是需要使用热释光方法来进行验证,由于灵敏度会根据表面所粘附的矿物粒类型以及数量来提高或者降低,以及储存和重复测试对数据结果会造成一定的差异[3]

(二)生物类型检测技术

生物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表面荧光过滤技术、平板技术方法、种子发芽抑制方法、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方法。

生物类型的检测技术主要涵盖了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方法、平板技术方法、直接表面荧光过滤技术、种子发芽抑制方法。DNA变异法能够融合多种测试技术,包含了DNA碱基损伤检测、线粒体DNA电泳、DNA碎片过滤等诸多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应用所有类型的食品。然而其非辐照手段也能够造成DNA类似的变化。另外,直接表面荧光过滤技术的操作难度较低,成本花费较少,能够对食品的卫生质量进行分析,但其灵敏度对食品在初始状态下的细菌数量进行依赖[4]

(三)化学类型检测技术

化学研究方法也是对辐照食品进行检测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方法、过氧化值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等等。

化学类型的检测技术也是目前对辐照食品进行检测的重要技术,其中涵盖了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方法、过氧化值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等内容,其中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方法能够应用于含脂类的食品,可以在常规实验室中进行GC检测,但非辐照加工的产品其异性产物在其他食品之中也包含着,并且其灵敏度依赖于食品中异性产物的数量与类型。

总结

综上所述,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辐照食品检测技术,都无法完全应用于对所有辐照食品的检测,每种检测技术都具有自身独有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为此我国相关科研人员仍需要对辐照食品检测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范明志,廖淑琴,林伟进.浅析辐照食品检测技术方法与标准[J].食品安全导刊,2018,(21):113.

[2]朱珍,王宁,李振兴.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5,5(2):56-64.

[3]郑玲.我国辐照食品检测技术与标准的发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22):3-5.

[4]袁楚辉.辐照食品卫生安全及检测技术[J].企业标准化,2010,(2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