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患者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妇产科手术患者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分析

封海霞 淡丽香通讯作者 蒋飞燕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妇产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10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各组操作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总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98.11%,对照组86.7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不良事件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整体治疗恢复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妇产科手术后容易因为有创性等问题带来多种术后并发症,例如,常见的下肢肿胀疼痛、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1]。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影响恢复进度。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则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不良问题进行预防控制,减少并发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本文采集10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分析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10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中,年龄从19岁至59岁,平均(38.59±3.81)岁;合并疾病中,糖尿病9例,高血压为7例;观察组中,年龄从20岁至57岁,平均(36.14±4.57)岁;合并疾病中,糖尿病11例,高血压为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对比研究意义。

    1.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细节如下:

首先基础工作在于对患者整体状况的评估,了解患者生理、心理、认知水平、性格喜好、家庭状况等。由此保证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做好防控管理。

预防性护理干预中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将可能出现的不良问题做提前的说明,引起患者与家属的重视,提升其整体的治疗护理配合度。指导方式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与口头方式结合[2]。口头方式主要是强调手术期间有关注意事项,一般在术前做重点说明,保证手术顺利展开,同时也回复患者与家属提出的疑问,避免其错误认知与疑虑导致的心理压力,影响手术正常开展。同时书面方式可以针对患者围术期所需要的运动、饮食、情绪管理、作息状况、用药情况做针对性的指导。除了常规在病房放置共享版健康手册以外,还可以提供APP平台的有关电子化智能健康宣教手段,减少护理人员健康宣教的压力。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做有关信息的阅读与查询,同时引导患者避免随意搜寻网络上不专业指导导致的认知偏差。要指导其到医院专业的网络平台上查询信息资料,保证有关指导的准确性。尤其是患者大多不是专业的医疗从业人员,容易使用有关搜索引擎来进行问题的查询[3]。甚至在网络上进行非专业人士的沟通互动,这种情况都极大的影响着正常的诊疗工作开展。对于有关问题需要指导其掌握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渠道,提升其专业认知水平。

    1. 评估观察

分析各组操作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与疼痛、肺栓塞等。患者护理满意度集中在很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很满意与基本满意的比例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整理资料运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情况

见表1,在术后不良事件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各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结果[n(%)]

分组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肿胀与疼痛

肺栓塞

观察组(n=53)

1(1.89)

2(3.77)

0(0.00)

对照组(n=53)

11(20.75)

13(24.53)

1(1.89)

注:两组对比,p<0.05

2.2 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见表2,在总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98.11%,对照组86.7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n(%)]

分组

很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n=53)

34(64.15)

18(33.96)

1(1.89)

98.11%

对照组(n=53)

16(30.19)

30(56.60)

7(13.21)

86.79%

注: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具体细节方面,需要完善的工作较多。术前可以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完善手术中的无菌化操作,避免止血药物使用,同时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如果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术后需要在其下肢位置放置软枕,同时将床尾保持30°的抬升,有助于下肢静脉与淋巴回流,保持血液循环畅通。辅助患者保持两小时每一次的翻身叩背,做好必要的下肢按摩活动。但是如果一旦发现有静脉血栓,则不可做按摩,以免血栓松脱导致肺栓塞等风险。要指导患者做下肢被动牵引活动锻炼,术后第1天需要鼓励其进行下床活动,开展有关康复训练,进行双下肢多种腿部、膝关节、脚踝活动,促使其下肢功能活动能力的提升。每次保持15分钟至25分钟,每天保持3~5次。依据个人耐受力情况而定,持续进行一周的训练。同时要严密观察患者下肢是否有肿胀、疼痛以及发红发痒等问题,如果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同时术后依据情况做好镇痛泵的使用,做好有关教育指导,避免其过于畏惧药物使用带来的副作用而排斥镇痛泵的使用。也避免其过度依赖导致要求超量药物使用。要让其有正确的药物使用观念,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

此外要做好心理建设工作,避免其心理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的治疗推进工作阻力,要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总而言之,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整体治疗恢复效果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梅花,陈蓉.预见性护理在妇产科围术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6):178-180.

[2]冯秀芬.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感染的方法及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9,(16):169-170.

[3]陈海娟.预见性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泵应用的体会[J].母婴世界,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