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期线损治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2

浅谈同期线损治理工作

冯春霞

国网阳城县供电公司 山西 晋城 048100

摘要:随着电能的广泛应用,在用电过程中的线损问题也逐渐凸显,造成了大量的电能浪费。尤其是在当前节能减排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就需要对当前电能应用中存在的同期线损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进而能够将同期线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线损统计;线损管理;电能关口 1 引言         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终端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环节中产生的电能损耗。同期线损是供电量与售电量同期发行统计的损耗电能。为认真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深化线损管控,加快推进同期线损系统建设,全面加强线损管理,电网企业对线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同期线损管理的重要性         电网电能损失率简称线损率,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直接反映电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提升线损管理水平是电网经营企业的长期战略任务。线损管理工作中,常用的线损四分管理是指对所管辖电网采取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的管理方式。通俗讲,它是按电压等级、供电管理区域、10kV公用线路和公用配电台区4种统计维度开展线损率的统计、分析和评价,并采取针对性的降损措施开展降损管理工作。由于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点多、面广,成为电网企业线损管理的难点。传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受采集覆盖率低、未实现营配调贯通及台区考核表覆盖率低等条件约束,无法大规模开展台区同期线损统计、分析和评价,局限于只能开展台区统计线损分析工作。而台区统计线损受供售电量不同期和人工抄表质量因素的影响,台区统计线损率与实际的台区线损率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故障定位,制约着台区线损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营配调贯通建设项目的实施,建立了“变电站-线路-配变-用户”营配调一体化数据模型,实现了营销用电客户数据与电网设备数据关联贯通。再加上“全计量全采集”项目的持续推进,为台区同期线损统计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3 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         3.1系统功能         基于目前线损管理问题及需求,考虑现行的技术应用水平,同期线损同期管理系统应具备同期线损数据统计与管理、线损监测与预警、线损综合评价等功能,进而为同期线损管理的开展与实施奠定基础。         3.1.1数据管理         对线损管理业务相关数据,不仅包括所采集的数据,还包括系统本身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与管理,并实时检查数据的质量,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

3.1.2指标管理         线损是由多个参数综合计算和分析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其包含着诸多细化的指标,需构建基于电量及线损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实现对各项指标的配置、查询、管理等功能。         3.1.3监测预警         对电量及线损相关参考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理论值实施测算,实现分压、分区、分线统计与分析,异常波动时能主动及时判别与告警,通过状态性、主动性的监测与智能化的预警来保证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以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1.4辅助决策         可以根据各项线损数据进行综合性、科学性的评价,进而为降损规划、电压优化、电网无功优化方案的实施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1.2数据支撑         同期线损管理需要以各项信息数据为基础,这就要求加强线损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根据当前电力企业的基础数据,需对线损同期管理数据进行完整、准确描述,从而为线损管理提供依据。         3.2数据支撑         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是以各项信息数据为基础的,因此,对线损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是必不可缺的。基于目前电力企业的基础数据架构,完整、清晰、精准描述线损同期管理相关的数据逻辑与数据信息,为线损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一个全面的观察、了解、分析视角。同时提高同期线损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分类、存储、处理、计算及利用效率。         3.3 系统架构         同期线损管理体系应采用分层架构形式进行整体性设计,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信息交互层,基于SOA信息交互实现数据及功能应用的集成;(2)数据仓库层,实现数据的对内利用和对外服务;(3)分析展现层,以图形化和网络化的方式,全方位展现各种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4)数据管理层,是对电力企业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管理。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应用设计实现统计、查询、分析以及评价功能。

4 同期线损管理方法   4.1完整供售电数据的治理   (1)采集全覆盖治理。全面覆盖关口、设备及智能电能表计,实现采集覆盖率的100%。首先结合采集指标进行“摸家底”,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加装表计及采集设备。(2)营配贯通、测点梳理。对现场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核查,并详细对照营销、运检间系统的数据信息,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动态准确的站-线-变-户关联关系、计量点普查、测点核查等。(3)接口配置治理。依照国家电网公司标准,改善、更新和统一各类接口配置,以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扩展性。(4)数据治理质量复检。为了保证采集至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供售电关口数据的精准性,应采取系统自检与人工排查结合的方法,对采集数据的全面性、正确性进行复查。(5)增量数据同步治理。严格按照营销系统流程添加负荷割接、线路改接、新上用户,并实时维护和同步更新,实现增量数据的全面治理。   4.2同期线损系统异常自检及处理   由于线损同期管理系统所涉及数据量较大,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错误和异常,因此,应建立数据异常自检及处理系统,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结合实际业务,对各种数据异常进行分类和级别划分,并形成参数报表。根据轻重缓急,系统可自行判别,并告之处理部门,保证异常处理效率。   4.3GIS系统与同期线损系统的整合   充分利用GIS系统,可实时显示同期系统线损监测结果,实现线损相关环节的图形化管理。同时开展同期系统联络线开关置位和GIS拓扑研究,基于配电网专题图应用成果,为线损统计与管理提供新思路。

5 结语         综上所述,同期线损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点,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该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同时重构线损管理标准流程、固化电能关口管理流程、完善线损统计分析制度、建立指标监测发布机制、完善异常分析治理机制、构建数据改进反馈机制、创新业务辅助提升机制等,提高同期线损管理整体效率。开展同期线损管理微应用建设,是实现电网线损便捷式管理、提升电网线损治理时效性的重要工作。通过前一阶段同期线损系统建设应用,电网数据已满足当前线损管理需求,有力支撑了异常线损治理、档案数据治理、采集消缺、营配数据校核、反盗电分析等工作,将极大提升线损治理效率,实现配电网线损便捷式管理,解决线损治理时效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道新,胡航海,张文晋,等.配电网同期线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5):42-45.

[2]刘坤,李舜.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