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动力设备优化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2

机械动力设备优化管理研究

王冬辉

临沂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 276000

摘要:时代经济发展在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对于机械动力设备的进一部优化研究有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机械动力设备的应用率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优化需求,因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与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产生的工作效益有着直接联系。本文主要以机械设备的管理内容和管理原则分析为基础,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优化机械动力设备的产能做出贡献。

关键词:机械动力设备;管理;优化

机械动力设备管理就是在机械动力设备的运营过程中对运行设备进行全方位管控,为机械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转提供基础保障。动力设备是转换能源的设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它能把大自然的潜能转化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电能,以及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机械动力设备逐渐向着自动化、多能化和连续化的趋势发展。但是通过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机械动力设备管理是滞后于机械设备发展的。

  1. 机械设备动力的管理内容和管理原则

  1. 机械动力设备的管理内容

机械动力设备的管理内容不仅包含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前期的设备选型、购置、验收、安装、调试等流程都是机械动力设备主要的管理内容。机械动力设备管理是机械动力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是企业生产力的基础保障。因此在进行机械动力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明确相关管理内容,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科学的选择管理技术。例如:在机械动力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管理:首先要在设备到货后按照预先签订的合同内容进行验收;其次在验收完毕后进行维修配件、说明书、合格验证、附属配件验证等验证方式进一步验收,无误后方可签字确认;最后在安装过程中要派遣相应的技术操作人员开展系统的培训。

  1. 机械动力设备的管理原则

机械动力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管理过程中坚持定人定机的两定制度,机械动力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遵循包使用、包保管、包维修的“三包”制度。管理过程中只有遵守管理原则,定期对机械动力设备进行巡检,才能够对于机械动力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1. 机械动力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分析

  1. 机械动力设备的台账和档案管理

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机务系统要根据相关的管理内容进行台账、档案、履历的制定,机械动力设备的管理过程中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对基础资料进行更正和修改。管理过程中需要请专人来进行资料管理,机械动力涉笔台账和档案管理过程中机务系统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实际的管理效果有直接影响,常见的方式是在管理之日其设立总台账,然后个管理部门设立分台账,每季度进行核对。

  1. 机械动力设备的分类管理

机械动力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分为通用设备、主要设备、特种设备等不同类型,机械动力设备管理过程中根据分类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管理效率,而且可以降低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1]。管理方式的确定依据是设备的分类,例如在特种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一般会采用高强度的管理方式,其基础的体现就是加强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对于各种造成故障的人为因素进行严格处理,设备的随机复检的保管和存放更加科学和严谨,以此来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1. 机械动力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1. 维护组织架构不明确

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机械动力设备更新换代和质量优化的速度,机械动力

设备的维护过程中,团队维修是设备维修的中坚力量,现阶段管理过程中维护组织架构不明确是导致在实际的维护过程中各种权责不清现象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明确组织架构成为机械动力设备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

  1. 档案管理工作待完善

机械动力设备管理是机械动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管理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对于对于机械动力设备运行的连续性有着直接影响,而且还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增强自我认知的基础保障。现阶段的动力设备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的更新换代,但是在机械动力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仍然是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居多,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档案记录项目和实际需求记录项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不仅导致机械动力设备的台账和档案对于机械动力设备实际的运行情况无法清晰的反应,而且会对企业的自我认知产生一定的误导。

  1. 维修计划待完善

机械动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故障,根据其出现的原因可以将之分为人为故障和自然故障,发生故障后的维修效率对于机械动力设备的运转效率有着直接影响。为了提供好机械动力涉笔运行的后勤保障,在运行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维修计划,现在维修过程中维修计划的合理性和实际的维修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

  1. 维护标准和运行标准待完善

维修标准和运行标准是机械动力设备维修过程和机械动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基础依据,维修标准的缺失导致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不知道什么程度才算是修好,对于管理效率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运行标准是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运行的参考依据,合理的运行标准可以降低机械动力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为安全运行和生产效率提供保障。

  1. 机械动力设备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 明确维护组织架构

机械动力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明确组织架构,以此来提升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的效率。明确的组织架构在明确职责的同时可以提升维修效率,降低机械动力设备运行故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设备操作人员则是对设备进行维护工作的一手工作人员,其负责对自身操作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清理与保养;车间管理人员主要是对维修部门进行支持与协助,来开展对设备的维修工作,同时适当监督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情况[3]

  1. 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作为机械动力设备运行情况的具体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档案管理人员要以机械动力设备的实际情况和更新功能参数增加情况对档案管理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为了降低档案更新的速度,在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过程中除了维修记录、技术改进、日常养护、配件采购、供应商和厂家信息管理等常规内容之外,可以适当的设置特殊内容,完善档案的同时降低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

  1. 制定科学的维修计划

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机械动力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科学的进行维修计划的制定,维修计划也是机械动力设备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实现预防和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维修计划制定的基础参数是时间,一般会根据机械动力设备的维修需求和既往经验针对性的制定年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等,让科学的维修计划来作为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班保障。

  1. 完善设备维护和运行标准

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就要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查,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设备维护标准和设备运行标准。维护标准为设备维修程度提升基础参考依据,提升维护效率。运行标准可以在根据运行次数和时间来进行检修,提升运行效率的同时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机械动力设备的管理和实际的管理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进行问题发现和问题总结是优化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的基础途径。进行管理优化的过程中切忌盲目的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设备需求才是制定相关优化措施的基础依据。

参考文献:

  1. 涂小华,张正."标动"时代铁路机械动力设备管理工作的优化研究[J].江西化工,2018,000(002):72-74.

  2. 陆慷.关于发电厂机械动力设备检修管理的思考[J].中国设备工程,2019,000(008):43-44.

  3. 刘红梅,胡瑞.船舶动力设备机械双层混合隔振自适应控制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8,40(1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