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探、验”四字工法在安全管理实践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9
/ 2

“勘、查、探、验”四字工法在安全管理实践与应用

王献军

新矿集团生产服务分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219

摘要:煤矿生产服务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组。因此,要不断地对安全工作进行完善。在保证煤矿产量的同时也要保证人们的人员健康。因此,对矿井安全生产等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是主要基于“勘、查、探、验”四字工法在安全管理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

关键词: 矿井;安全管理;

1四字工法的提出背景

煤矿生产服务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施工地点分散,施工条件各不相同,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等诸多不利因素,安全管理的难度尤为突出,根据长期以来总结的经验,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键步骤,关键地点,关键人物进行重点管控,总结出“勘、查、探、验”四字工作法。

1、“勘”,字面意思是“校对”“核定”;泛指工程施工前的现场勘查,技术交底工作。2、“查”,字面意思是“考察”,“检查”;泛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制度落实督查。3、“探”,字的意思是“寻求”“探讨”“探查”;泛指施工地点“有疑必探,先探后施工”避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4、“验”字的意思就是“验收”“凭据”“效果”。泛指施工中的过程控制,重点是安全管理过程控制,包括隐患排查治理验收,岗位交接之间的验收,班组之间的交总验收,甲乙双方的安全责任验收等,都要有相应的签字记录,定期总结考核建档,形成书面资料,用以检验安全管理的执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下一步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2矿井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2.1事故多样性

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井下的环境比较复杂,比如水害、火灾、提升运输、起吊、顶底板、冲击地压、地热、瓦斯等有害气体都会对工作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矿井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安全事故,而引起事故的原因也是多种方面的。因此,导致井下的安全管理工作难度比较大。

2.2 人员结构复杂

通常情况下来说在矿井下工作的工作者比较复杂,而且有一部分人员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还有一部分人员安全培训的受治程度比较差,导致在井下工作的过程中,人们的防范意识不够,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在矿井工作的人员,很多都喜欢依赖经验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并没有按照单位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安全的风险。最后作为基层管理者来说,他们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追求产出的量。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按照标准流程检验,甚至存在着超负荷生产的情况,导致在井下工作安全因素也是比较多的。

3四字工法在矿井安全管理的应用

3.1以勘确保源头安全

勘具体指施工前的安全技术资料的复核,内容包括:经过审核签批的采区设计资料,现场核对工作面的基本条件,工作面倾角,巷道长度,宽度,高度,围岩状况及岩性,支护方式等,工作面设备选型设计,详细包括设备型号、数量、最大尺寸,最大重量等,供风、供水、供电、通信生命线的布置,运输方式和施工设备布置,熟悉周边环境和避灾路线,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甲乙双方各自的整改措施,界定施工工作范围,最终形成双方签字认可的勘察报告。

勘的作用是可以在源头上消除危险。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首先通过勘察认识危险源,并对其存在的形式和性质进行判定,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按照风险预警机制来进行处理,避免手忙脚乱的情况。因此,通过勘察的方法可以消除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减少了安全问题。

3.2 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理论创新安全理念

对于安全检查大家都很熟悉,一般的检查工作都是上级检查下级,下级忙于应付上级,但就鞭长莫及的施工项目,如何实现全覆盖零死角的检查一直是安全管理的难题,这里强调的“查”重点是岗位自查,班组互查,上岗必须进行安全确认,把安全检查落实到现场的常态化的自觉行为,是上岗操作前必选动作,做到“人人会检查,岗位无隐患”,班组之间互相监督检查,下一班检查上一班,做到“你不来,我不走” 现场召开安全交接班前会,留有隐患不交接,隐患处理不完不交接,没有预防措施不交接。以上检查工作,以项目部为管理单元,形成制度,岗位和班组都必须建立可操作性的检查表格,现场填写留有记录,各级管理人员的重点检查以上制度的落实督查考核,真正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安全管理新模式。

矿工安全存在的安全因素是比较多的,因此作为单位来说,可以通过排查治理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再有一些矿井当中建立起了“清单式”安全管理模式,它也是以排查治理为基础进行建立的,通过“清单式”安全模式的建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化的工作体系和特色,对于煤炭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探”时细节,确保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方法,消除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每一个细节落实从安全的角度进行考虑,进行探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有一部分工作者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过重于自己的经验。所以,对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安全隐患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探究,这样会导致一部分危险因素。因此通过探查的模式确保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的安全。另一方面之所以出现不安全因素,也和员工思想意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要从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方面的进行改变。之前可能人们是比较被动的安全的管理模式,现在要逐渐培养人们我要安全生产的模式。另外在进行工作过程中,我们也要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培训等相关的工作,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时时刻刻保证安全意识,避免工作上的不细致或者是不落实所导致的安全隐患。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让员工本身存在安全意识,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发生。

按照安全分级管理的原则,对于系统性的重大隐患治理,由矿方和公司层面进行管控,根据矿方提供的地质资料,对有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危害的施工地点,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施工”的原则,对不执行勘探,盲目安排施工的矿井,书面申请矿方安排勘探施工,并出具合格有效的勘探报告后方可安排施工。“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所有施工人员,利用班前会,集体探讨讲解事故预想和避灾路线,实施应急演练,每位管理人员施工前必须带领各班组骨干人员沿避灾路线实地探访,走一圈,现场悬挂避灾路下图,让所有施工人员熟悉避灾路线。

3.4以安全质量达标为基础确保基础系统安全运行

生产的要求和每一个环节质量都是相关的,通过验的环节可以保证生产安全质量达标,与此同时,煤矿生产安全工程较为庞大,所包含的系统也是比较多的,包括通风、地质、运输、机电安全、培训、应急管理等等,要想生产的质量达标,也是需要每一个系统的配合,与此同时,任何一个系统出现故障,都可能会对矿井的生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通过验的工作可以对就在系统生产过程中的达标情况进行验证,真正的做到不留一处死角,保证每一项工作达标。比如在对瓦斯治理和瓦斯整治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些模式。比如瓦斯抽采全覆盖工程瓦斯改造工程等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来保证安全的生产。另一方面可以优化瓦斯的采集流程,实现动态采集,或者是在采集的过程中保证按照要求进行采集。验的过程中,防水治理也可以实行特有的原则,建立起透明地质的防水平台。通过检验的最主要目的是希望每一个环节达标,减少安全隐患。

3结语: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保障,通过四字工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比如通过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查不漏每一个细节,通过 探落实每一个细节,通过验保障每一项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真正的让安全体系落地生根,在实际工作当中进行了应用,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保障了矿工企业的安全。

参考文献:[1]张君兰. 煤矿矿井安全管理及评价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2]李宏伟.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能源与节能,2019(03):46-47.

[3]闫晋勇. 矿井安全管理评价与对策探究[J]. 能源与节能,2018(04):55-56+81.

[4]光建钢. 安全技术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45(10):100-101.

[5]郑孝儒,尹润生,蒲拴云,董振波. 浅谈基建矿井的安全管理[J]. 陕西煤炭,2017,36(02):142-144.

[6]高晓旭.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综合评价[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0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