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的中医辩证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消渴病的中医辩证治疗效果分析

严贤亮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消渴症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消渴症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取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观察组患者MBG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MAGE和CV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消渴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关键词】消渴症;中医;辩证治疗;疗效;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根据肺、胃、脾、肾病位的偏重不同,阴虚燥热,阴精号损,气阴两虚证候的情况,配合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及润肺、养胃、健脾,滋肾等法为治[1]。又当视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补肺健脾、滋养肝肾、益气养血、通络祛风、清热解毒、化瘀除湿等治法。现对中医消渴病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消渴症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为34~73岁, 平均年龄为(53.0±1.5)岁,病程为10个月~12年;

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为33~72岁,平均年龄为(54.5±1.0)岁,病程为9个月~11年。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中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口服0.25 g盐酸二甲双胍片,一天3次,一次2片。口服药不理想,可给予适当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如下。

肺热津伤证:以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为辩证要点;证机概要为肺脏燥热,津液失布;治法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代表方为消渴方加减。

胃热炽盛证:以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苔黄,脉滑实有力为辩证要点;证机概要为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治法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代表方为玉女煎加减。

气阴亏虚证:以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无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为辩证要点;证机概要为气阴不足,脾失健运;治法为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代表方为七味白术散加减。

肾阴亏虚证:以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辩证要点;证机概要为肾阴亏虚,肾失固摄;治法为滋阴固肾;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加减[2]。

阴阳两虚证:以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瘘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为辩证要点;证机概要: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治法为滋阴温阳,补肾固摄;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监测,同时对其24 h平均血糖(MBG)、1d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进行记录和分析。

疗效判定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证候积分减少不小于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有好转,且证候积分减少不小于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且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20.0软件处理和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5eec7652b7f0d_html_f6e7b21e39f67452.gif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5eec7652b7f0d_html_33a83ef717a0adc2.gif 检验。5eec7652b7f0d_html_8317b3305fc7172c.gif 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3个月后,

对照组患者33例,显效12例(36.36%),有效11例(33.33%),无效10例(30.30%)总有效率为69.70%;

观察组患者33例,显效21例(63.64%),有效10例(30.30%),无效2例(6.06%)总有效率为93.94%;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G、MAGE、CV变化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33例,治疗前MBG(13.4±2.5)mmol/L、MAGE(3.4±0.6)mmol/L、CV(3.1±0.3)%;

治疗后MBG(7.2±1.1)mmol/L、MAGE(1.9±0.2)mmol/L、CV(2.1±0.2)%;

对照组患者33例,治疗前MBG(13.5±2.6)mmol/L、MAGE(3.5±0.5)mmol/L、CV(3.2±0.3)%;

治疗后MBG(7.2±0.8)mmol/L、MAGE(3.3±0.5)mmol/L、CV(3.3±0.4)%;

观察组患者MBG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MAGE和CV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因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劳欲过度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内生,以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为消渴[4]。病位在肺、胃、肾,与心、肝亦有关系。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虛为本,燥热为标。病程日久,中消伤及胃气,下消伤及肾阳气,虛变症则出,临床从症状的变化,可以分析出病机的演变,进而制定治法及方药,这样从理法方药,达到融会贯通。

消渴病即阳明热盛,蕴结化燥,消灼肺胃津液或因肾阴亏虚所致。古医对此病之治疗,上消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中消以清胃养阴,下消以滋阴补肾为基本治疗原则。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观察组患者MBG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MAGE和CV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总之,消渴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郭隽玮.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17(17):329-330.

[2]朴耕希, 徐玉东, 刘艳艳,等. 近20年糖尿病针灸治疗处方特点分析[J]. 上海针灸杂志, 2010, 29(4):262-264.

[3] 耿立铭.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 002(011):61-62.

[4]杨庆霞.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035(018):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