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衰”你需要知道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7
/ 2

关于“心衰”你需要知道的!

汪玥岑

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心衰影响着全球大约六千万以上的人。”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中,大约有20%的人患有心衰。”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心衰是正常衰老现象。”

“25%的心衰患者在出现心衰症状一周以后才去医院治疗或者根本不治疗。”

“仅有不到10%的人能够说出心衰的三个常见症状。”

上述五点,是关于心衰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同时也提醒大家,对于心衰,我们真的没有那么了解。所以今天,就向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关于心衰,你应该知道什么。

5ee9db7b04d4e_html_bd3a28384f83c727.png

心衰是什么?

心衰的全称为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发生了阻碍,不能够将静脉回心血量排出心脏外,导致血液淤积在静脉系统,而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力又不足,最终引发心力衰竭。该病并不是单指一个疾病,而是指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

简单来说就是把心脏比喻成一个水泵,它会把血液以每分钟五升至六升的流动速度通过动脉输送到全身的各个器官,以此来满足机体的需求,如果在这时,输送到血管内的液体过快的话,水泵所吸收的血液就会突然增多,以致其应接不暇。如果水泵本身就存在故障的话,比如心肌病、冠心病等,水泵的功能就会因此而下降。如果水泵后方动脉血管阻力过高的话,比如中动脉瓣狭窄、高血压等,水泵需要负荷的工作压力就会增加,长此下来水泵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你想想,水泵功能都受到影响了,还能发挥出正常的效果吗?心脏的功能和水泵是一样的,如果心脏功能受到损害,泵血作用就会随之降低,泵出的血液无法满足身体所需要求,从而形成的状态就是心力衰竭。

心衰的病因

导致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因素与诱发因素两种。

1.直接因素

基本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引发心力衰竭,包括心肌病、心肌梗死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心肌损伤,都会导致心肌功能和心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心室充盈功能和泵血功能的降低,形成心力衰竭。

2.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比较多,包括感染、心律失常、心脏负荷过大、肺栓塞、心律失常等等都可诱发心力衰竭。

心衰的临床表现

心衰主要表现为喘和肿两点上,特别是在进行爬楼梯、走斜坡等体力活动时喘息症状更为明显,而且还会伴有心慌的发生。水肿主要表现在小腿、足部等部位,按压以后呈现出凹陷的形状。

心衰的分级

临床上将心衰根据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四级,从第一级到第四级逐渐加重。

第一级:患者在此时已经有心血管病变情况出现了,尽管如此,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进行体力活动时不会受到限制,日常活动也不会引发心悸、乏力、心绞痛等症。

第二级:患者在休息时没有症状出现,但在进行体力活动时会有心悸、乏力、心绞痛等症出现,比如爬楼梯、走路时间过长、拿重物等。

第三级:休息时无明显症状,但只要稍微一动,就有上述症状出现。

第四级:患者已完全不能从事任何的体力活动,就算是在休息状态下也会有明显症状出现,从事体力活动后症状会更加严重。

心衰的危害

该病的特点为发病时病情凶险,而且死亡率极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部分恶性肿瘤相当。相关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已达到30%,在五年内死亡率高达67%,重度心衰的死亡率就更高了。而且患者的症状大多较为严重,很多患者甚至生活都不能够自理,需要他人照顾,还需反复入院进行治疗,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还加重了家庭负担。

5ee9db7b04d4e_html_d066a780d6f68bcf.png

如何治疗心衰?

一旦确诊为心衰,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检查,然后实行规范化的治疗。临床上将心衰按照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不同程度的心衰要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

1.急性心衰

在初始治疗时应使用面罩或导管经口鼻给氧,叮嘱患者取坐位或是半卧位的姿势休息,将两腿自然下垂,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后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吗啡、强心剂等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经治疗后未能得到缓解,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药物治疗,比如血管扩张药、血管收缩药、正性肌力药等。如果是病情较为严重,伴有持续性血压降低或是休克的患者应监测其血流动力学,并采用血液净化、机械通气支持、外科手术等各项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同时根据动态测定结果指导治疗,治疗后水平仍没有改变的患者,应该加强对其的治疗。如果治疗后水平降低的幅度大于30%,则提示治疗有效果,预后良好。除此之外,还要消除患者的各种诱因,矫正其基础的心血管疾病。

2.慢性心衰

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是纠正其已经衰竭的心脏的生物学性质。首先要控制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然后对其实施他汀类调脂以及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将引发心衰的诱因彻底消除。最后控制感染的发生,纠正紊乱的现象。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强心剂、利尿剂、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等药物的用法以及用量,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要由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增加到患者能够承受的最大剂量。在患者出院后叮嘱患者要每天自行监测血压、体重、心率等各项指标并进行记录,每两周回院复诊一次,复查血液生化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的种类以及用量。

最后我在这里提醒大家,冬季是急性心衰的高发季节,如果你是有心衰危险因素的人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生了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要立刻前往医院诊治。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能够远离心衰,永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