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规划关键问题与研究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7
/ 2

主动配电网规划关键问题与研究展望

檀晓林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050000

摘要:我国现如今经济处在不断上升的阶段,但是经济市场还是有些动荡,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幻莫测,需要较为扎实的发展运营方式和主动配电网规划。电力公司应当在我国经济扎实并且不断发展的如今,做好与市场激烈竞争的准备,主动配电网规划管理应当对配电网规划进行细致的控制,从而保障公司正常的运行,保障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主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配电网展望进行 研究。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规划;关键问题;研究展望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力行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供配电工作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配电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配电网系统运行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供配电质量的好坏,所以加强对配电网项目的研究是电网系统现阶段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1 主动配电网技术释义

主动配电网在国际上被称之为 ADN,它的主要内涵以及相关的技术范围都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根据国际上比较权威的电力认证会 议所给出的相关解释来看,研究人员认为主动配电网就是通过对电网当中的能源进行主动性的分配并能够给予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该种配电方式比传统的配电网更加灵活多变,其技术结构也将更为复杂。但主动配电网从一定程度上将改变电网当中的电流分布,其能在电力工人的监控和管理下以最为标准的方式对电网中分配的能源进行分布。其实,主动配电网主要依靠了高智能的电子控制器以及灵活且高速的通信网络。这些技术的支撑使主动配电网在参与电力的调节过程中运行稳定,实现了主动配电网对电力供需的优化。

2 与传统配电网规划对比分析

为了提升网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传统配电网络对负载的不明确 性主要是源于其具备的大容量和灵敏的网络结构,但引用的运行方式 和管理方法非常简单。在与配电网络连接的 DER渗透概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配电网的规划形式和运行方式越来越烦琐,投资利益也受到了影响。传统意义上的配电网在规划过程中,并没有分析分布式能 源接入配电网的影响,而是以电力潮流从变电站单向转变为负荷点这一前提进行设计,只是对某个负荷预测值提出最大容量裕度来面对最严重的运行条件,进而为规划时期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由此可知,规划方法非常单一,资产难以全面引用,不具备灵活控制的特点。传统的配电网是被动的配电网,其运行方式和管理形式等都是被动操作的。发电厂提供的电力通过输电网、配电网传递给应用者。中低压配电网一般被设计为电力系统的被动符合,在没有故障的影响下是不会实施自控管理的,其掌控工作是被动操作的。但在 DER 大量引用的情况下促使配电网出现了潮流的双向流动,负荷与电源出现了双重不明确性,应用者不但是电力消费者,而且也作为电力生产者存在,可以参加到电网互动中,此时需要配电网主动设计、主动控制。

3 主动配电网在规划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3.1 电力负荷问题

在开展主动配电网的规划工作时,电力负荷问题是当前阶段电力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主动配网规划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数据的收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配电网数据的全面收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出该配电系统所需要的配电量。其次,在整个规划工作中,需要对电力企业内部的配电网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详细的了解,要全方位的考虑配网运行后期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当问题出现时就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所以,在预测工作正式开始之前,要能够找到解决电力负荷问题的预测方式,从而为解决配电网规划中负荷问题的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传统的电力配电网规划工作开展之前,就已经对之前存在的所有预测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就已经初步完成了用电人口的统计工作,所以在主动配电网规划工作开展中,不需要依托传统规划网络中的数据。

3.2 政策的影响

对主动配网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来说,不同发展阶段所施行的用 电策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规划工作的开展,所以政策也是影响主动配网规划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主动配网规划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就存在一些角度的不确定因素,这就给规划人员的规划工作带来了许多的难题,需要相关的电力工作人员在规划工作开展之前就要做好所有的数据统计工作和模拟准备工作,以此来确保建设出来的主动配电网能够充分发挥出其自身具有的优势,为电力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4 主动配电网的规划框架

4.1 传统配电网规划

在传统的配电网规划工作开展中,其主要的规划任务就是在一定的时限内以电力需求为发展目的,对输电线路和回路数的类型以及建设的时间地点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在确保达到载流能力指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减少成本的投入。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经济效益作为发展原则的现状已经被打破。配电网系统作为电力企业发展中较为成熟的系统,可以对其他多种系统进行有效的就对,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 确定规划方案,从该方面来说,传统配电网的规划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4.2 微电网规划

近些年来,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范围并网,使得电力企业内部的 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号召,电力企业通过并网操作来体现出对政策实施的认同,也正是因为分布式能源并网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配网管理技术那就是微电网技术。微电网技术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其本质就是属于一种特殊的自动化系统,微电网规划是主动配网规划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微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分布式能源的容量进行优化配置,例如,在实际操作中,以成本控制为规划发展的目标,在明确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对微电网系统分布式能源的配 置方案进行优化。微电网一般设置在用户侧,为了使电力企业配网规划工作的质量得到保障,则需要加大对微电网规划工作的重视。

5 主动配网规划研究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电网建设步伐正在逐渐加快,主动配电网规划工作的开展也要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主动配电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对主动配电网模式下规划能源的重要技术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主动配网中的集成 配网模式;②以提高分布式能源利用率为发展目标对主动配网的规划方案以及优化方案进行探索,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分布式能源的消纳作用以及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还需要对主动配电网的通信、网架以及自动化装备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③随着电力改革 活动的不断推进,电力市场体制逐渐开放,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主动配网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所以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对主动配网规划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要能够在对主体参与机制的作用下,对决策参与机制与规划协调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使各方利益与能源效益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达成一致。

6 结束语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与能源市场的改革和发展,电力企业的主动配网规划工作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了使电力企业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重视对主动配网工作的研究,要使新一代的配网技术能过取得主导优势。

参考文献:

[1]许达,郑伟锋.主动配电网规划关键问题与研究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193.

[2]严艺芬,吴文宣,张逸.主动配电网规划关键问题研究[J].电气技术,2018(11):1.

[3]刘东,张弘,王建春.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现状综述[J].电力工程技术,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