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韩琼娜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中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900

【摘要】新生儿内科是新生儿的高危专业,这是因为其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安全因素。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疗事故一直是安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新生儿监护安全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为新生儿监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不安全因素;预防对策;

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均为出生后28天左右的婴儿。这些新生儿正处于人类发展和延续的基本阶段。现阶段的小患者正在逐渐调整生理功能以适应陌生的外部环境,但其适应能力和生理调节机制尚不成熟,抵抗力低所以易发病,病情变化快,病死率也随之提高[1]。因此,对新生儿儿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预防,避免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1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1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新聘护理人员护理经验不足,接受专业培训时间较短。另外,少数员工责任心不强,只想完成任务。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新思维。由于新生儿科是专门为新生婴儿服务的,不仅要求医务人员具备一般的职业道德,还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同情、耐心、细心、爱心、谨慎等特殊素质,避免医疗纠纷[2]。护理人员应端正服务态度,多与家人沟通,培养适应能力,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

1.2查对制度不严格

如果床边换班、临床护理、出院时没有详细检查儿童手环、胸卡、床头卡,就容易造成差错和事故;检查中未能及时发现住院儿童的一些身体异常和缺陷,或发现后未与孩子家长沟通,最终埋下安全隐患;部分基层护理人员业务不熟练,缺乏护理经验。我们不能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所以我们错过了抢救他们的最佳时机。

1.3护理不周

病房护理不彻底,新生儿属于特殊群体,语言能力不强。[3]如果病房内没有看护人员,会对新生儿护理工作产生隐患,如尿布疹、臀部红肿、交叉感染等,新生儿洗澡时可能会感到寒冷,如使用暖箱、烤灯等设备不正确,可能会出现烫伤;病房检查迟到或未发现问题,宝宝可能会划伤自己,液体泄漏,脚部擦伤,静脉输液管、各种引流管可能会流出。

1.4医务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不够严格

在对孩子进行检查时,医务人员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未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身体异常,或发现异常后未能与孩子的父母有效沟通。由于缺乏护理经验,一些医务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孩子的病情,给孩子的安全留下隐患,严重时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稍有放松就会影响孩子的安全。

1.5人员配备不足

科室护理人员不足,无法达到护患比。同时,也因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而造成排班不合理。通常护理人员在长期超负荷、高压力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休息不好、神经紧张、不能很好地调节心理压力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

1.6医护人员在缺乏对新的护理技术的掌握

医务人员的护理技术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完全掌握或不完全掌握新的医疗技术。新医务人员往往缺乏各方面的实践经验、操作知识和技能,没有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些都是造成自身压力的重要因素。工作压力越大,对新生儿护理的影响越大[4]

2预防措施

2.1开展人性化护理本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科室实行人性化护理。通过改变角色,把自己定位为新生儿的母亲和保姆,把他们当作家庭成员和孩子来照顾。开展护理工作,保持微笑,消除新生儿的陌生感,贯穿人文关怀。定期对绩效、医德医风、医护人员作风进行考评,每月评选一次优秀护士,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制度。

2.2更新护理观念,增强安全护理意识

护士应积极转变服务观念,将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增强自觉完成任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儿童的需求;同时,还要重视护士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心和敬业精神,学会以孩子为中心,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患者家庭成员的支持、信任和理解。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正确维护患者和家属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三检七对”核心护理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建立安全管理警示标志,严格预防不良事故的发生;建议护士做好工作检查,建立医院风险管理通报制度,及时通知存在安全隐患的儿童家庭,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2.3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新生儿科护士必须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熟悉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职责,注意护理工作交接和护理记录,掌握与新生儿家长和医生的沟通技巧,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完善护理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要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新的儿科护士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还要掌握常规的急救技术,如深静脉插管、动脉穿刺、气管插管等,掌握除颤器、监护仪、呼吸机等各种常规抢救治疗仪器的正确使用使用新的注射和针灸方法和新设备。

2.4严格交接班制度

轮班工作要严格例如换班应提前10分钟到场,避免因为时间匆忙不小心而地移动小患者的床,要认真核对孩子的身份,详细检查孩子的身体情况。当孩子外出检查或出院时,两名护士应先核对其身份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带家属出病房。

3总结

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护理行为,努力做好护患沟通工作,通过培训、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孩子的服务、爱心和同情心。医院和各科室内部各系统要协调、共同管理,建立健全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调整和补充各环节护理工作,逐步提高新生儿儿科护理质量,尽快预防和消除不安全隐患,为幼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生儿的护理将对医务人员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不断提高对新生儿的认识,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最终提高医疗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莉. 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 饮食保健, 2019, 6(25).

【2】孙慧.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优化对策[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06):179,177.

【3】李晶. 安全护理在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14):67-68.

【4】张娜.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安全护理建议[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0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