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郭帆

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与优质组研究病例分别来自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2016年2月—2017年1月)与实施后(2017年2月—2018年1月)各自接收的60例老年白内障病人,比较两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后,优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7%、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5.0%、80.0%,P<0.05;优质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病人在围手术期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白内障;护理;应用研究

老年白内障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关键因素,随着微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在老年白内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虽然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视力,降低其失明率,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亦不容忽视,严重影响手术质量[1]。近年来,临床有研究证实[2],良好的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预后,提高外科手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以往传统的护理干预只重视对老年人围手术期时的生理护理及病情监测,而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很难满足现代优质医疗服务的需要,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强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使得护理服务更具人性化,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基于此,我院自2017年2月起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照组与优质组研究病例分别来自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2016年2月—2017年1月)与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2017年2月—2018年1月)各自接收的60例老年白内障病人。入选标准:确诊为老年白内障;首次接受眼部手术治疗;认识功能正常;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先天性白内障;合并有其他严重眼部疾病;既往有眼部手术史;老年痴呆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类疾病;严重脏器疾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120例老年人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61~81岁,平均(68.7±6.5)岁。两组老年人的一般资料比较区别不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所有老年人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术前常规指导、术中配合及术后基础护理工作等,优质组老年人则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老年人入院后,责任护士需热情友好地接待,协助老年人办理住院手续,安置好老年人,并加强与老年人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注意态度要和蔼,语气切忌生硬,不要直呼姓名,说话频率不宜过快,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消除老年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向其讲解手术操作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告诉老年人科室医师的扎实技术及先进仪器设备,列举一些康复较佳实例,提高其手术治疗信心。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鼓励老年人诉说心中的疑问,并给予耐心解释,提高其疾病认识能力。

1.2.2围手术期时优质护理 老年白内障病人由于年纪大,通常还会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需加强对其病情观察,积极治疗慢性病,认真监测其生命体征,以循证医学为指导,根据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制定手术期的护理常规及并发症预防护理工作,术日为老年人修剪睫毛、洗眼,加强对老年人的术前指导,术后需告诉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好术眼,不要随意摘下眼罩,不要揉眼、挤眼,不要进行头部剧烈运动,遵医嘱给予眼部用药,观察术后病情变化,一旦发生眼球胀痛、恶心、呕吐等问题,需立即上报处理。

1.2.3个体化护理 对合并有交流障碍或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在交谈时需尽提高音量或拉近与老年人的交谈距离,条件允许可为老年人佩戴助呼器,以保证沟通的顺利 进行。对卫生条件较差的老年人需加强卫生指导,告诉老年人术前要保持面部清洁,并为其冲洗结膜囊,术中做好消毒工作,术后及时纠正老年人不卫生的行为习惯,避免发生感染。

1.2.4环境护理 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人性化的住院环境,调节好室内温湿度,降低光线强度,以免强光对老年人眼部造成刺激,做好病房消毒工作,提高病房空气质量。

1.3 评价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老年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2)通过SAS量表与SDS量表比较两组老年人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通过[n(%)]表示,给予χ2检验,SAS评分与SDS评分通过(x-±s)表示,并给予t检验,以P<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2 两组老年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率

例数

发生率

例数

发生率

优质组

60

1

1.7%

58

96.7%

对照组

60

9

15.0%

48

80.0%

x2

6.902

8.036

P

0.005

0.004

3.讨论

白内障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眼科疾病,主要由老年人年纪大,机体免疫力减弱,代谢异常而引发的一种眼部疾病,其致盲率及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手术治疗是此病的主要方式,但围手术期若护理不当,极易加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术后康复,为此,在对老年白内障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时辅助于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3]。本次研究中对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优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7%、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5.0%、80.0%,P<0.05;优质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中我们先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以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老年人入院,并加强对其心理疏导,有效消除老年人对手术的紧张感,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术中配合度;加强对老年人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有效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强对老年人的个体化护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使得护理更有针对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对老年人的环境护理,有效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使其心情舒畅。

总的来说,对老年白内障病人在围手术期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吴盖珍,梁璐,谢勤开.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0):49-50.

[2]焦彩云.优质服务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5):268.

[3]张丽君.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4):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