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王雯雯

河北保定第一中心医院 骨四科 071000

摘要:目的:对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8例骨科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人数相等。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骨科;护理管理

骨科患者多为手术患者,患者本身存在创伤、疼痛表现,手术虽然能够改善患者骨折病情但却会增加机体创伤,也会带来更严重的疼痛和应激反应,加之麻醉、术后制动等因素也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提升患者护理管理质量对患者术后康复十分重要[1]。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是一种医护联合管理模式,此种管理模式更开放、更高效,且能够促进医护相互协作,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管理,进而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本次研究将针对医护一体化管理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68例骨科患者为调查样本,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所有患者均为骨科手术人员;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症;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无多处骨折;患者无严重骨质疏松表现;患者均为新鲜骨折;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48.9±6.2)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15例,上肢骨折11例、下肢21例,其他部位2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49.3±6.5)岁,男性患者18例,女性16例,上肢骨折12例、下肢21例,其他部位1例。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由护理人员负责患者日常管理、医师负责患者病情监测,护理人员遵医嘱开展专科管理。观察组开展医护一体化管理。

成立管理小组:首先成立一体化护理管理小组,组员包括护理人员、医师、康复师,由小组成员共同负责患者术后康复管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管理计划。

一体化查房:管理小组在每周二、周五固定查房,同时在患者术后第二日进行查房,明确患者病情,护理人员有不了解之处要及时向医师、康复师请教。

健康指导和情绪管理:管理人员要在术前详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意义以及手术治疗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发症,让患者提前有心理准备,此外,也要针对患者存在的疑问和顾虑给予耐心的解答,避免患者过度忧心。针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也要积极进行沟通,做好患者情绪疏导工作,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和管理。

病情管理:小组成员每日要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医护人员之间也要保持沟通,随时调整患者护理管理计划。手术结束后组内成员要立刻与手术室人员交接患者病情,全麻患者要做好呼吸管理,促进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术后6h要叮嘱患者开展膀胱收缩功能训练,训练理想者可在术后24h拔除导尿管。

创面管理:保证创面干净、干燥,按时换药,保证创面周围皮肤干净、干燥,若创面有渗出或分泌物较多可采用湿性敷料覆盖,促进创面恢复。放置引流管者每日要记录患者引流液颜色、引流量、引流液性质。叮嘱患者活动过程中注意角度和幅度,避免引流袋/球高过身体水平面,同时避免引流管反折、弯曲。

疼痛管理:每日要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明确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低于3分的患者无需特殊处理,VAS评分在3-4分的患者可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呼吸调控法等方式缓解疼痛,或通过冷敷等物理方式来缓解疼痛。评分超过4的患者则遵医嘱给予镇痛泵或口服药物止痛。

功能锻炼: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患者功能锻炼计划。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以及康复计划相关内容,提升患者配合度。康复医师要对患者的运动进行监督,医师要对整个计划的开展进程进行把控。通常患者术后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以开展运动,患者术后1-2日可逐渐下床活动,同时要每日坚持进行肌肉舒张、收缩运动[2]。小组内所有成员保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保证组成成员信息相通、一致。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进行统计,采用VAS量表评估患者疼痛度,量表总分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成正比。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5ee6cb1448ea2_html_71360119dc6454de.gif ±S)表示,t为检验值;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相关时间以及疼痛评估

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1 相关时间以及疼痛评估

组别

下床时间(h)

住院时间(d)

疼痛程度

对照组

19.6±6.7

8.7±1.1

6.4±0.8

观察组

11.4±3.9

7.2±0.6

4.3±0.5

t

6.16

6.98

12.97

P

0.00

0.00

0.00

2.2护理满意度统计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2 护理满意度统计

组别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28例

6例

0例

82.4 %

观察组

34例

0例

0例

100.0 %

X2

6.58

P

0.01

3讨论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活动受限,患者同时存在关节、肌肉损伤,因此术后出现肌肉痉挛、功能障碍的几率非常高,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需要加强护理管理。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其能够联合医师、护理人员、康复师共同协作,为患者制定全面、有效的护理管理计划,此种方式能够让护理人员参与到专业学习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同时能够统一患者信息,更有助于患者病情管理。观察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证明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更符合患者临床需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明真.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0,2(12):1-3.

[2]韩晓芳.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