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探讨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仲

武警特色医学中心 天津 300162

摘要:目的探究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对比治疗前后疼痛情况、ODI指数,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后ODI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椎间盘功能,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腰背肌功能锻炼;直腿抬高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

前言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实施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当实施手术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很多患者在手术治疗以后伴随下肢疼痛、腰背部疼痛、麻木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术后可采用直腿抬高训练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有效缓解疼痛。本文将以我院60例为对象,探究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男:女=17:13;年龄在27~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96±5.57)岁;病程为10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4.95±1.48)年。研究组,男:女=16:14;年龄在2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8±5.68)岁;病程为9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4.83±1.3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述疾病有关知识,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疏导负性情绪。指导患者的饮食,膳食平衡,营养均衡。对患者进行锻炼指导,包括牵引护理、腰背肌锻炼等,实施牵引治疗: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在胸肋、髂前上荆部位固定牵引带,调节术式的松紧度,不影响呼吸,持续牵引,每天1次,每次0.5h,在完毕以后,注意固定腰封。持续锻炼2个月。

研究组采用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下训练:保持俯卧位体位,屈曲膝关节,双足、双肘、头部为支撑点,缓慢离开胸腰部、臀部,膝关节和腹部平齐,在持续5s以后缓慢放下,每次30组,每天3次。在休息0.5h以后,保持平卧位体位,一侧下肢上抬,持续5s,换吗放下,每次30组,每天3次。在休息0.5h以后,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体位,一侧上肢上抬,抬高需超过60°,持续3s,缓慢放下,另一侧下肢上抬,每组30次,每天3次。持续锻炼2个月。

1.3 观察指标

使用VAS量表对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越疼痛;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对患者的腰椎间盘功能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涉及数据信息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30

4.72±1.37

2.12±0.89

研究组

30

4.58±1.14

1.06±0.46

T值

/

0.7834

5.9457

P值

/

0.5412

0.0000

2.2 两组患者ODI指数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ODI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两组患者ODI指数比较(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30

76.45±11.34

42.56±9.45

研究组

30

76.17±10.58

22.71±7.39

T值

/

0.7893

9.9453

P值

/

0.4317

0.00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的纤维环出现破裂,从而使髓核突出,对神经根与脊髓产生压迫,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僵硬,下肢疼痛麻木,侧转不利,下肢活动受限等[2]。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手术治疗,可损伤韧带、椎板、椎旁肌等组织结构,因此选择创伤小手术方式,尽可能的保留腰椎生理功能,避免产生稳定性下降现象,同时,在术后早期配合实施康复锻炼,有助于增强脊柱动态平衡。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用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后ODI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周可开展腰背肌功能锻炼联合直腿抬高训练,促使脊柱外稳定系统功能增强,建立病变间隙周围软组织平衡,预防术后腰痛,同时还可有效解决神经根粘连问题,对神经根滑动的维持十分重要。在直腿抬高训练中,抬腿高度需循序渐进,不断增加,尽可能超过60°,确保直腿抬高训练中神经根不断滑动,维持重建神经通路,预防瘢痕形成粘连[3]

综上,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腰背肌功能锻炼与直腿抬高训练联合干预,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椎间盘功能,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赵智伟.中药熏蒸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和直腿抬高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分析[J].医学信息,2014,(24):545-545.

[2]孙晓芬,吴连国,陈丽丽, 等.中药薰蒸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和直腿抬高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J].中医正骨,2013,25(6):49-50.

[3]袁小敏,琚红艳.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6):202-2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