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大系统智慧的现代价值应大力弘扬 ——读程铖先生易学事迹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1

《易经》大系统智慧的现代价值应大力弘扬 ——读程铖先生易学事迹有感

丘亮辉

北京科技大学 100083

己亥庚子相交之际,我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大疫情,来势之凶猛前所未有,其发展趋势,也是不可逆料。这时,著名易学家程铖先生通过易学原理,庚子春前一日便预判:大疫拐点即至!且进一步断曰:“辛卯日(2月18日)病毒魔力沉滞,为滞伏拐点;丁酉日(2月24日)进入掩伏期,病毒魔力匮乏;辛酉日(3月19日)进入藏伏期,病毒隐藏溃退。”疫情后来发展的走势基本如先生所判。

2020年2月18日单日确诊病例绝对增长数出现负值,疫情出现拐点;2月24日新冠肺炎患者现有确诊病例数下降至5万例以下,重症病例数由5位数下降到4位数,新增疑似病例数由4位数下降到3位数,日死亡人数由3位数下降到2位数,医学观察者下降至3千例以下,日治愈病例上升至2千例以上,防控态势积极向好,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3月12日开始本土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3月19日我国首次实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零报告。2020年3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国首次报告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程铖先生的预判,反映了他深厚的易学功底及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易学的博大精深及其时代价值,更验证了先生创立的《易经》大系统智慧对疫情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的实用能力。程铖先生坚持读易、感易、悟易、履易,运用易经的大智慧与大系统,精心研究,指导实践,成果显著。正如先生所言:“读易识象悟天德,解数析理感地恩。”这种博大的天地情怀,令人敬佩。

易道初创于6000多年前的伏羲时代,完善于2000多年前的《易经》和《易传》。历经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凝结着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圣贤的非凡智慧。《易经》是探究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阴阳学问。大到自然的变迁、社会的更迭,小到人生的种种变化,皆蕴藏其中。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以易道为根基。儒家称《易经》为“群经之首”,道家尊其为“三玄之冠”。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士农工商医,无不从其中攫取营养。《易经》“弥纶天地”,《易经》“洁净精微”,《易经》“探赜索隐”,《易经》“与时偕行”。《易经》可“原始反终”,《易经》可“知幽明之故”。《易经》更主张“旁行不流”、“道济天下”……

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灾害,病毒也有其内在的“生、长、壮、老、已”之规律。在灾难面前,破译这一规律,尽早结束这场瘟疫,不仅仅是医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家的责任,也当成为《易经》的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程铖先生可以说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先生答卷充分展示了《易经》大系统智慧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強大力量。

今天,人类进入了高度文明、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然作为中华文化之宗、智慧之源的易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当是“文化自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执两用中、刚柔并济、和谐统一、审时度势、道法自然、居安思危的精神,仍然在激励当代国人奋勇前行。

时代需要更多的程铖先生似的易学专家,让《易经》大系统智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再放异彩。

作者简介:丘亮辉 北京科技大学 100083

丘亮辉:1934年生。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原部长,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工程哲学委员会原副理事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太湖书院山长。毕生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视易学为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开创易学与科学研究,倡导现代易学。

主编《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金属世界》(副主编),《中国冶金简史》(合作)科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天工开物研究》中国科技出版社1988年出版;《科教兴国战略百题》工人出版社199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