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学生个性化的体育锻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1
/ 2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学生个性化的体育锻炼

冯媛媛

上海市民办嘉一联合中学, 上海 201800

【摘要】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与锻炼内容,在两者相结合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动态微调的方式以学生的个性化为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Abstract】Students' inpidualized physical exercis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needs to be based on certain principles and exercise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pidualiz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way of dynamic fine-tuning to students' inpiduation, and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关键词】大数据;个性化发展;体育锻炼

【Keywords】big data;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physical exercise

【中图分类号】G434;G633.96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在目前的体育教育中,学生的体育教育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等,学生在开展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以教师的引导为主要方向,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这种方式存在很大负面。大数据以海量数据为强大支撑,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很好发展,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大数据息息相关。合理运用大数据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和真实,满足现阶段对教学教育的要求。

2 体育锻炼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学校与教师的教学大致都停留在体育健康的认识上,这是体育发展的最初目标,并非属于最终目标。人们都知道体育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但是对于锻炼的认识非常浅薄,很多学生都不会科学锻炼,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很容易伤害自己,造成身体上的不科学锻炼损伤。科学的锻炼存在三个要素:强度、时间、频率,基于对此的认识进行适当的训练才可以达到最终目的。但是在目前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科学训练知之甚少,缺乏实践,因此导致学生难以建立起系统的体育科学理论知识。在目前学生的体育教学中,以高校的体育教学为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运行项目,如篮球、足球、皮球、羽毛球、武术、瑜伽等,根据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班级人数不同,以球类项目参与人数居多,这种教学模式本质上强调教师传授的教学,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亟需被重视。如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体质好的学生可以轻易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成绩差的学生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成绩。目前,这种现象在高校属于比较普遍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在大数据背景下,如果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合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结合现有的教学策略进行改动,针对不同体质、不同爱好的学生制定出个性化的体育锻炼方式,设定不同的体育目标,让班级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沿着本身的教学轨迹协调发展实现教学整体的最佳效果[1]

3 个性化体育锻炼的设计

在传统体育锻炼课程中,课堂教学都以传授运动技能、战术为主要的方向,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本身的发展存在缺陷。例如,一些学校开展网球教学,但是设施不齐设备不全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学生掌握网球技能。学校本身教师不齐全,师资力量不够雄厚,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等都难以满足发展的要求,再加上受到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基于这些原因,一直以来体育锻炼都属于自由散漫式的锻炼教学。这种形式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极为不利,学生难以掌握到真正的技能,而且与学校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有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追求运动技能的提高。个性化教学是将个性化教学理念运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不断进行,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大数据背景下,合理运用大数据基础,对学生的身体进行合理的分析,遵循不同体育对人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课程,对学生的速度、耐力等有很高的要求,对人身体的柔韧性有很高的要求。根据详细的分析计算之后为学生制定出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技能水平的体育锻炼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对体育锻炼的信息,提高运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实现体育锻炼目标。

4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学生个性化的体育锻炼

4.1 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目的,是施行的方向、达成的结果。个性化体育锻炼的最终目标需要合理制定。笔者认为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其一,需要树立起“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需要贯彻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其二,学生要掌握1~2项运动技能,将能够学习到的体育科学制定成个性化体育锻炼方案,根据方案计划持之以恒进行锻炼;其三,增强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其四,学生需要有个别喜好的运动项目,明确个别运动项目的来源,学会赏析体育运动项目[2]

4.2 个性化教学原则

在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原则是贯彻与处理一切问题的准则,在个性化体育锻炼进行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体育锻炼技能和学生身体体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其一生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有针对性采取合理的体育锻炼方式。其次,学生有不同的体质、不同的体育爱好,因此因材施教原则在个性化体育锻炼中必不可少,如有的学生喜欢长跑、有的学生钟爱篮球,因此需要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最后,个性化体育锻炼中,还需要坚持趣味性和适量运动相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好引导与观察,做好动态监测,根据学生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记录,运用计算机的优势及时分析学生的锻炼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学生在运动锻炼的时候,还需要贯彻安全防护原则。

4.3 个性化体育锻炼内容

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了解班级上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在后期的体育锻炼与理论教学中,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就可以加强锻炼的强度。但是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可以加强对理论教学的学习。例如,对于热爱篮球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练习投篮,投篮有多种方式,原地双手投篮和原地起跳投篮,而后仰跳投与中远距离投篮难度很高,因此一般的学生身体素质难以进行锻炼。运用大数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合理的分析,把篮球锻炼划分为几个阶段,锻炼的最初阶段训练原地投篮;中期为原地跳投;后期加强难度。对于学习内容的安排,由于很多学生本身 的素质不高,体质薄弱,因此在体育锻炼上需要做好划分,在训练上从强度、次数、时间上进行个性化设计,针对不同的体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个性化设计。

4.4 个性化评价体系

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评价内容一般为出勤率、课堂表现、技能掌握水平、身体整体素质等几个部分,这属于学期期中、期末对学生整体锻炼水平的评价,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诉求,难以体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因此很难看出学生存在终生学习的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需要合理运用大数据,对学生的爱好、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体育教学还需要相应扩展,如健康知识、系统锻炼方式、参与锻炼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评价。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对于进步不大的学生,要存在负责的态度,科学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其全面发展[3]

5 结语

新经济形势下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重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现阶段下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体育教学的需求,已经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笔者探讨了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作用,分析培养学生体育个性化锻炼的重要价值。在大数据背景下,合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实际爱好,并且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伟,彭习涛,王真.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16):201-209.

【2】汪孝泉.基于大数据诊断推进个性化学习的精准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理科园地,2019(04):10-11.

【3】郭鑫鑫,王海燕.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数据众包的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商业模式构建[J],管理评论,2019(0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