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1
/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超

迁安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河北 唐山 064400

摘要社会消费是人类工作和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们自身发展与努力的动力源泉。面对新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下面论文结合实际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影响因素。

【Abstract】Social consump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uman's work and life, and also the source of people's own development and efforts. Faced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 era in the new era, the traditional consumption patter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The following paper analyzes the fluctuation of 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关键词社会消费;消费零售;波动规律

【Keywords】social consumption; consumer retail; the fluctuation rules

【中图分类号】F126;F224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时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主导下,消费逐渐成为现代进步的主要动力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主题,它关注、影响并主导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成为现代社会个体生存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消费主导的现代社会刺激了前所未有的消费欲望,个体在消费中得到欲望的暂时满足,同时又在扩大的欲望中感到强大的无力感与压迫感,导致个体处于全面受控的异化生存境遇。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规律

消费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应当是人丰富自身发展、获得愉悦情绪的主要手段,是展现个体本真存在与自由个性的重要途径,是肯定自己、确证自身的根本方法。然而,消费社会中消费不但没有成为个人的创造性体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反而在符号价值体系的引导下,给人类现代性生存提出新挑战。一方面,消费社会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消费社会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前提下为了保持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以符号价值促逼感性需求,制造无止境消费,将自然视为满足感性欲望的客体,在追求商品的破坏与消失中破坏自然、挑战极限,导致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以致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现象,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消费社会吞噬人类精神家园的安全感,消费社会中时尚和消费占据越来越大的公共与个人生活空间,价值观的漂浮替代了系统话语的强硬,无规范约束的意义替代了先验绝对性框架的束缚。因此,消费社会中人们不但没能摆脱在生产型社会中的异化状态,以消费实现人的自由个性与全面发展,反而在符号意义的操纵下,使消费成为限制人、奴役人的现代性新工具,导致人陷入新的物役化状态。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

3.1 家庭社会网络的影响

家庭社会网络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被提及,指的是由许多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节点通常是人或组织,家庭社会网络是由各家庭成员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家庭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当今我国正处于高速城镇化阶段,相比传统的乡土社会,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家庭社会网络的作用会越来越小[1]

3.2 互联网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2017年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这样大规模的网民基础、庞大的新增网民数量以及互联网的高普及率,为网络消费提供了大量的消费者。大量且逐年递增的网民数量,为网络消费狂欢奠定了消费者基础。由于手机支付普及化,钱不再是现金钞票等具体的物质,而是手机里的一些虚拟数字。对于人来说,虚拟数字“减少”的变化带来的冲击力很小。当人们在进行消费时,能看到的只是手机里存款数字的减少,以及银行发来的扣款成功短信,而没有感受到实际的物质失去。人们对于这种数字的敏感程度远不如现金高。对于网民来说,移动支付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减弱了对数字的敏感程度,用手机“扫一扫”付款,付款方式简单又快速,使得消费的程序更简化

[2]

3.3 国家政策的影响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的时候,可以明显的发现国家相关的政策对民众的消费有着很大的影响。国家在颁布相关政策的时候,常常是引导着一些行业发生着变化,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在国家政策变动的时候,不仅需要参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资料,并且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如国家关于汽车税收政策的变化,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下,在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开始试点甲醇汽车的推广,尽管人们对甲醇汽车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人们逐渐的开始接触甲醇汽车,并计划购买甲醇汽车,从而释放出民众消费的潜力,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国家大力的推动甲醇汽车的试点运行,因为我国对外的资源依赖度非常的高。全国使用的汽油有一半以上需要国家通过对外贸易获得,这种资源依赖的经济发展,最终会制约社会的进步与国家实力的提升,而推广新能源汽车、甲醇汽车、天然气汽车等,都是为了丰富我国汽车行业的资源需求,充分的发挥出我国自有的资源,如劣质煤,该种煤矿资源由于性能较差,不能投入到现代化工业生产当中,但是劣质煤可以制作成大量的甲醇,而我国劣质煤的探明储量就非常的大,通过甲醇汽车的试点,可以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在社会消费品零售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止汽车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多,其他的服装、食品、餐饮、饮料等都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并且国家政策的影响时间非常的长,在国家政策落实的几年内,国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3.4 消费升级的影响

近几年消费升级不断加速,触动了消费模式创新,消费呈现消费主体年轻化、消费群体消费实力持续增长、消费理性化和潜力下沉,使得消费逐渐趋于“品质化”,由传统的“剁手群”向“品质群”演进,消费从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生存型消费向健康及文化娱乐等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升级,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特征明显,传统消费渠道的割裂向消费渠道的融合迈进,在直接驱动零售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驱动零售商开始走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模式,使得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反过来,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同样激发了零售商创新发展,迫使零售业更多地应用先进技术。当前零售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驱动,促进零售业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触动网络零售业务的爆发式增长,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逐步应用到零售业的各个环节,使得零售业整个行业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大大提升零售业运行效率,促进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以更精准和更有效的方式去精准触及消费者,满足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促使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零售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螺旋式转型升级[3]

3.5 消费观念的影响

我国城乡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流动、中产消费阶级的崛起以及千禧一代的价值观等促进了消费观念的多元化。城乡的快速发展与人口的大量流动,带来的是消费观念的碰撞与结合,尤其是当淘宝进入农村地区、农民进城务工等,会造成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中产消费阶级追求的是在保持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能勤俭节约,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购买欲。如今的千禧一代更重视眼前的幸福,更多的满足当下的欲望。同时,他们认为能通过消费来无限接近向往的生活。这样的一种多元化的消费观念,为网络消费提供了多种动机。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主要受到了国家政策、民众消费观念、网络零售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扩大内需,释放市场红利,需要企业与政府进行双管齐下,推动我国社会消费潜力的释放,加快国内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因素简析[J].中国商论,2017(15):1-2.

【2】高迪,余良昊,赵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09):64.

【3】陈伟涵.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8(1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