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肖波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4084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高压氧疗、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n=46)与联合使用乌司他丁+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n=46),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乌司他丁;低分子肝素;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属于急诊科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对于轻度、中度中毒的患者,一般经过吸氧、高压氧疗就能够缓解,但重度中毒的患者常规高压氧疗、脱水、营养神经治疗措施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静脉血栓、心肌梗死、D-二聚体升高等,不利于患者的康复[1]。基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性,临床必须对本病的急诊救治方案加以重视,积极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此,本次研究引入了乌司他丁+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方案,并以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2例为对象,评价了该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2例,纳入时间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标准:(1)存在明确一氧化碳接触史;(2)合并中重度昏迷,伴有脑水肿者;(3)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4)HbCO在50%以上者;(5)符合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高压氧疗禁忌症者;(2)合并严重脏器损害者;(3)用药禁忌症者。本组92例患者中男62例,女30例,年龄15~80(54.11±14.2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0(3.11±1.52)h。将其随机分为常规高压氧疗、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n=46)与联合使用乌司他丁+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n=46),分组后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维持呼吸道畅通,内压,积极控制血压、颅进行脑水肿的控制,脱水,营养神经细胞,纠正内环境的紊乱。在入院1~2h内进行高压氧疗,0.2MPa,加压30min后稳定吸氧1h,而后减压30min则完成一次治疗,每日高压氧疗1次。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乌司他丁静脉注射,剂量为30万U,q8h,持续用药7d。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剂量为5000U,每日2次,持续用药10d。两组患者均随访3月,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患者的神志完全清醒,且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正常,肢体功能完全复常,无迟发性脑病,判定为痊愈;神志基本清醒,存在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障碍,则判定为有效;神志清醒,但出现了迟发性脑病或者是最终死亡,判定为无效。(2)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包括D-二聚体升高、血栓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表 [n(%)]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实验组

X2

P值

46

46

34(73.91)

39(84.78)

-

-

4(8.70)

5(10.87)

-

-

8(17.39)

2(4.35)

-

-

38(82.61)

44(95.65)

8.775

0.003

2.2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D-二聚体升高、血栓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率对比表 [n(%)]

组别

例数

D-二聚体升高

血栓栓塞

心肌梗死

脑梗死

对照组

实验组

X2

P值

46

46

18(39.31)

6(13.04)

17.857

0.000

11(23.91)

2(4.35)

15.766

0.000

2(4.35)

0(0.00)

4.447

0.035

2(4.35)

0(0.00)

4.447

0.035

    讨论

    一氧化碳在进入人体后,将和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的临床症状和细胞缺氧而导致的能量代谢异常存在密切的关联。轻中度中毒患者,经过吸氧、高压氧疗等能够完全缓解。但重度患者红细胞生成素将过度表达,加快红细胞的释放,导致血液黏稠性增加,再加上炎性因子、凝血活酶等的作用,血液将处在高凝状态下,再加上缺氧的影响,血管内皮细胞所合成的NO将会明显降低,进而增加了血小板的凝聚性,容易形成血栓,血管内膜也会变得粗糙[2]。另外,由于D-二聚体水平的增加,将启动凝血因子。针对上述问题,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有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可降低血液的黏稠性,对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的作用[3]。而乌司他丁属于光谱蛋白酶抑制剂,其在作用于人体后,能够有效降低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等的活性,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灌注有着明显的作用,也能够避免酶、细胞因子、血浆氧自由基等引发的恶性循环[4]。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在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案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效果理想,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晓娜.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61-62.

    [2]庞国忠,孙爱芹,刘文帅,宋新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9,5(07):177-179+198.

    [3]高俊甲.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及血流变学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4):392-393.

    [4]马德堂,孙士芳,张惠菁,马学彩,于平,周永芹.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