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王俊

大连海友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00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Sampling Quality Management

WANG Jun

(Dalian Hysee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Dalian 116000, China)

摘要水质采样是当前我国水环境监测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水质采样环节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影响水质检测结果。针对这种情况,论文从水质检测化验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探讨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Abstract】Water quality sampl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urrent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China. If there is quality problem in the sampling link of water quality, it will affect the test result of water quality.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of water quality sampling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quality testing and problems in practice,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help to relevant staff.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sampling;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当前,我国水污染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而水质采样工作作为水质环境监测的最基础工作,其规范性严重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整体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

2 环境监测水质检测相关概述

2.1 水质检测化验的含义

水质检测化验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来对水中的物理化学指标、微生物等多种指标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水质是否能够达到工业、生活或者其他领域的使用标准。水质检测化验的主要指标包括有色度、浑浊度、臭和味、细菌数以及化学需氧量和其他污染物的比例,不同的分析指标在检测中具有不同的取样标准与检测方法,所以需要分别进行独立检测。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料之源。水资源的整体水平不但会影响生活生产质量,同时也与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水质检测,能够有效降低水污染对于环境带来的危害,除此之外根据水检测的结果还可以对水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进行有序利用,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避免了无端的浪费情况。我国作为一个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较少的国家,更应该明确水资源的重要性,加快水质检测化验的研发水平,确保水质检测化验工作精度与稳定性。

2.2 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发展历程

我国很早就已经开始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活用水安全越来越重视,我国水质化验技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积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相关技术应用也逐渐专业化。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显著,相关部门对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且拥有设备完善的水质监测站,其中有先进的色谱仪等水质化验设备,离子色谱检验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熟。在新型技术的支持下,整个水质化验过程更加高效和便捷,检测结果也具有极高的准确性,为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证。另外,各项化验技术可以应用于地下水、饮用水、地表水的检测中,以保障我国城市的水资源安全,为城市水资源的处理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持[1]

3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存在的质量问题

首先,水质样本保存问题。水质采样是整个环境检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样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环境检测结果。目前,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破坏的概率较大,工作中样本随意存放,也会导致样本破坏,使一些基本参数发生改变,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水质采样点设置管理规范性问题。在开展采样工作的过程之中,需要科学地设定采样点,并确保这些采样点符合现阶段的环境准则。由于水质点设置中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采样过程设置随意,调研和监控过程不全面。因此,在实际检测中,水质采样参数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最后,在检测过程中,很多采样地点没有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水质进行勘测,导致水质采样准确性较差,因此需提升水质采样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4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措施

4.1 严格选择实验样品

检验人员前期对水质样品进行检测时首先应提前使用仪器初检水质质量,保证样品没有被污染。其次,相关部门要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性定期考核,每年进行培训和测验,测完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保证实验人员的专业水平。最后,检验人员应全程进行实验操作记录,不仅要保证水质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也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若出现数据误差也能及时查找出原因。

4.2 采集水质样品

第一,采集水质样品,保证水质检验的安全性。在采集水质样品时,采集人员要准备好采集用具,按照采集流程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密封处理,再运送到指定场所。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好其他因素对样品产生的影响。第二,在采集过程中,要根据有关检测要求实施样品分类采集,做好详细记录,保证记录的真实性。第三,按照有关规定对样品进行封存,直接运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避免在储存和运输环节中出现问题。第四,保证工作环节交接的有效性,安排专业人员对样品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样品的安全性[2]

4.3 规范水质标本的保存和运输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水质的样本保存和运输要严格规范,提高水质样品的质量,确保实际环境检测的精准度。通常水质采样点与环境监测之间的距离较远,如果样本保存不合理会使参数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要结合具体情况,依照技术标准对样本进行保存和运输。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先进定位设备的应用价值,通过水质采样点的准确定位和科学管理,为后期的采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我国现阶段技术的更新升级。

4.4 控制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首先,要明确水质检验的目的和标准,按照实验室中具备的实验仪器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检验设备,根据检验标准严格操作,分析数据时要先进行标准品的检验,在标准品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样品的分析。其次,依据标准品曲线计算出差值范围,所测样品数值应在曲线内,并且对标曲的稳定性也要定期监测和校对,标曲满足要求的基础上,样品数据才具有真实性。最后,相关操作人员要定期监测实验数据,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对于出现的偏差进行一一排查,偏差值不得超过标准的2倍,因此努力完善水质检验工作对提高水质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质检验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水平的关键,检验过程中影响因素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水质采样工作作为水质检测的重要一个环节,加强这方面的质量管理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有助于我国水资源检测智能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廖爱仙,胡华域.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解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5):89.

【2】张福全.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几点探讨[J].低碳世界,2017(0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