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3

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路径探析

张宏波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主要结合实际工作对制约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希望以此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一些帮助。

At present, China vigorously advocates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work.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restricting rural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path of rural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caus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关键词:乡村振兴;振兴战略;振兴路径;全面振兴

rural revitalization;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evitalization path; overall revitalization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上。

2 制约乡村发展的原因分析

2.1 农业劳动本身的问题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说,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较低,主要以大量的人力投入为主,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效率低、产值低。工业生产是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信息业等产业为主,是一种人力生产与机器生产并存的产业,并且人的劳动并非简单重复劳动,而是一种高质量的劳动,产值高,劳动生产率自然就高。从劳动价值的角度来说,人的劳动是一种有差别的劳动,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数量多少的问题,更是层次水平的问题。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提出,人的劳动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指一定社会时期普遍的、大多数劳动力可以从事的劳动;而复杂劳动则指必须经过特殊培训的劳动者才可以从事的劳动,其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或乘数。而劳动报酬是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是一种简单的、重复的体力劳动,因此,其收入自然也较低。工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是一种兼具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复合劳动,它的价值高于农业劳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更高品质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其产值大大高于农业与工业,其收入水平自然也最高。

2.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于城市,农村居住环境及卫生状况堪忧。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村民购买了汽车,但农村的交通管理滞后,交通管理水平未能跟上村民的车辆购买速度,道路建设也跟不上农村的发展速度,乡村公路和交通管理设施相对落后,安全设施不到位,养护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已出现“油返砂”现象,使得许多农村过早患上“交通拥堵症”。目前农村多数地区仍然使用旱厕,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极有可能诱发流行病。此外,在一些人口密集城乡接合地区存在如厕难的问题,这个短板却始终没有补上。中西部一些农村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较为落后,基本处于原始和分散状态,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比较突出,城乡差距非常明显,农村环保欠账过多,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农村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长期共存。

2.3 城市和农村发展极不均衡

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在我国全局发展中,城市与城郊、山区与平原、贫困区域与非贫困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除了大城市的郊区发展较快,实现了城乡融合整体发展外,大部分农村地区根本谈不上城乡融合整体共同发展。如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3 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3.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保障粮食安全。东部发达地区的城郊,借助民宿经济、智慧农业、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大力发展,能够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其缺乏区域优势与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较大的压力,乡村振兴工作较为被动。从全局看,现阶段城市居民下乡观光旅游的消费需求尚不足以支撑农村振兴,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相对较弱的农村地区的面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响应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的情况下,过度追求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效果,盲目打造“田园综合体”,推进农村全域旅游建设,最终不仅不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且很有可能会制造出农业农村“三产化”的泡沫。因此,各地区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实施特色化战略,深挖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通过扶持和推动地方特色支柱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使独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在规模、档次和水平上有明显的提升,从而调优调强调大特色农业,推动产业规模效益和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和增强。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来说,更要加快调整其农业种植结构,促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结合地方区域资源特色进行产业选择,突出市场主体,在积极培育新业态上获得突破[1]

3.2 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变革,走新型集体化道路

首先,集体化可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1世纪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下,小农户也开始使用农业机械,但是,这仅仅局限于基础机械,如收割机、脱粒机、播种机等,是一种较为低级的现代化。要想达到致富的目的,就要实现农业的高级现代化,高级现代化需要科技和资金的高投入,这是以小农家庭为单位无法逾越的高门槛,所以,只有集体化生产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其次,集体化可提高惠农资金的利用率。国家每年投入的资金补贴不少,但主要还是以直接补贴农民为主,大部分的农民将这些钱用于日常消费,这种做法其实是治标不治本,主要起输血作用,而不起造血功能的作用。实行集体化,各种惠农资金不用直接补贴给农民,转由政府统一支配,将这些资金用于发展农业技术,其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日常消费产生的价值。

3.3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三治合一的治理体系

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是完成乡村现代化的根基。第一,提倡乡民自治,提高乡村组织化建设。乡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应当尊重乡民的意愿,让乡民拥有自主决策权,依托乡村中德高望重的乡贤对乡民自治领导监督,构成乡村多元共治格局;第二,开展乡村普法教育,畅通司法救济渠道,让乡民学法、懂法、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利益;第三,要坚持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领导中心,是落实党的道路方针政策的坚实力量,党组织要打造能力过硬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觉悟,树立党的威信,坚决抵制基层腐败,党务绝对公开,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形成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根本、以德治为支撑的治理格局,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现代化乡村振兴治理体系的建设[2]

3.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青少年的教育关乎祖国的未来,针对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国家可给予一定的资金倾斜,支持农村的教育发展。首先,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去乡村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提高并非一两年就能完成的,可适当加长乡村教师的服务期,在名额分配上,可给予农村大学生一定的倾斜。其次,要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镇小学、镇中学等人数较多、实力较强的学校,可提供资金支持,尽快普及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甚至直播教学。对于农村初级医疗,首先,应该适当增加农村公立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数量,国家可适当给予资金支持,购买先进的医疗设施,引进优秀的医疗人员,提高乡村医院的医疗水平。最后,提高农村医生待遇,改革医院考核制度。如今,很多医生的考核标准是科室的效益,医生的工资水平与科室的效益挂钩,这样的考核标准是不合理的,可考虑在提高农村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的基础上,让医生的工资水平不再与科室效益挂钩,而是与患者的满意度挂钩,提高其服务水平。

4 结语

总而言之,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还不成熟的城镇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现在的问题有了保障,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与城镇的融合发展。不难看出,我们国家目前的状况,其是最主要的还是出现在的乡村当中,所以说,要让社会矛盾得到解决,那就需要从乡村方面入手,然而乡村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乡村文明、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应该加强管理和建设,以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姜晶,崔雁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8(7):39-45.

[2]马历,龙花楼.中国农区城乡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途径[J].经济地理,2018(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