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9
/ 3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效果

佟玲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治疗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实现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有效预防。

【关键词】综合护理;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效果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Methods: 80 cases of icu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tudy samples and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ursing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nursing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unplanned extubation were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ngth of stay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ventilators from pneumonia.

【 key words 】 comprehensive nursing;Intensive care unit;Nursing effec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在重症监护室内,患者常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属于非生理性侵人性操作,一旦出现差池将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时会对患者的肺部造成损伤。临床中,经过48h机械通气或暂停48h机械通气后,部分患者会患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后续的治疗与护理带去诸多不便[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存在一定联系,本次研究以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于我院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的患者80例为样本,对照组患者在重症监护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重症监护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53.75±7.32)岁。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1~89岁,平均年龄(53.46±7.2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在征得本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后,随机筛选重症监护室内使用相同型号呼吸机的患者,且通气时间均超过24h,获其同意。排除标准:患者在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前已被诊断出肺炎。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检测,严格依照医生嘱托为患者用药,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尽量做到无菌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呼吸机护理。护理人员应每天为患者更换呼吸机内的湿化器和雾化器的无菌注射用水,每周对呼吸机管道更换1~2次,采取三步吸痰法每天为患者更换吸痰器2次,在为患者吸痰时应佩戴医用手套。(2)人工气道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明确呼吸机的作用机理,依据患者情绪的稳定程度,为患者肌注适量的镇静剂,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拔管事件[2]。(3)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为患者营造清洁的病房环境,将病房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维持在65%左右。(4)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辅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将患者的头部抬高45°,使患者处于半卧位,防止患者出现误吸和返流现象,实现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改善。(5)饮食护理。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较差,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为患者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丰富食物的摄入量,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6)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护理,每天早、晚采用漱口水为患者清洗口腔两次,在饭后督促患者漱口,确保患者口腔的清洁程度,防止因导管移位对气道造成损伤,加剧口腔感染的发生概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次数和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的数据,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将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实现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有效抑制。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x±s)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d)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40

5.88±0.79

12.55±2.17

对照组

40

11.28±1.35

23.89±3.78

2.2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对比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对比[例(%)]

组别

例数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观察组

40

3(7.50)

4(10.00)

对照组

40

11(27.50)

15(37.50)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呼吸机质量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通过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护理呼吸机治疗患者过程中的应用,确保病房环境清洁,加表1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x-±s)强对患者口腔的护理,辅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做好呼吸机和人工气道的护理工作,合理设置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抑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良好效果。综上,应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呼吸机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实现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李欣.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0):161.

张文娇.优质护理在预防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34):193.

[3]张静芳.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优质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6):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