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0
/ 2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周迎迎

聊城市中心医院 252000

摘要:目的:观察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前3d、产后3d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d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感染、抑郁率及产程异常、胎儿窘迫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孕产妇负面情绪,提高孕产妇自我效能,促进良好妊娠结局。

关键词:产科心理护理;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

引言

我国医学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一直以来大力发展,改革创新。孕产妇分娩前住院,一方面陌生的环境会影响到产妇的安全体验。另一方面妊娠分娩其强烈的生理情感体验以及伴随着角色的转变而来的社会经济家庭压力对孕产妇心理情影响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初次、足月分娩,单胎妊娠,未合并妊娠并发症,产检正常,自愿参加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妊娠合并症、剖宫产指征、胎儿先天性疾病、凝血障碍等孕产妇。按护理方案不同将120例孕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30.04±5.31)岁;孕周36~42周,平均(38.45±0.21)周;孕次2~4次,平均(3.01±0.11)次。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31.05±3.1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1±0.21)周;孕次1~4次,平均(3.05±0.25)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产科常规护理。护士指导孕产妇办理入院手续,入院后第1天协助孕产妇常规检查,并告知其身体及胎儿状态,定期孕产检;提供健康饮食指导,每日为其讲解分娩知识,协助孕产妇适量运动,告知其保证睡眠充足。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1.护理人员对孕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借助讲座、会谈等方式,告之自然分娩优势与剖宫产存在的风险,提高其护理配合性,且告知缓解疼痛方法,以减少不安心理和因疼痛产生的焦躁、抑郁感。2.产时心理护理,分娩中护理人员通过抚触额头、拉手、使用鼓励性及支持性语言等方式,帮助孕产妇树立顺利完成分娩的自信。同时分娩时为孕产妇其补充水分,宫缩时休息以便保存足够的体力。3.家属支持。责任护士向孕产妇的丈夫、家属转达其内心诉求,让家属予以孕产妇理解、支持和关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孕产妇精神及物质需求。

1.3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入院第1天、产前3d、产后3d依据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自我效能:入院第1天及产后3d参照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共10个项目,每项1~4级评分,总分40分,评分越高自我效能越高。3.妊娠结局: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感染率、产后抑郁率、产程异常率以及胎儿窘迫率等。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前3d、产后3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分娩,为育龄期女性的生理现象,受到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易于导致孕产妇发生抑郁心理。这对孕产妇是否可以顺利完成分娩、分娩结局的影响较大,还会危及到母婴的身体健康。本文采用的一般护理模式,可使孕产妇获得生理方面的支持,但是无法关注到孕产妇的心理层面,因此会使其产生抑郁心理。护理人员于产前采取讲座、会谈等方式将剖宫产风险与自然分娩存在的优势告知孕产妇,可提高其对分娩的认知度,做出较为合理选择,使自然分娩所占比例较高,剖宫产所占比例较低;产科护理中,心理护理是重要构成部分,其指的是在为孕产妇护理中,护理人员将孕产妇为核心,采用各种途径及方式积极影响着孕产妇,从而有效的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获得产妇生理合并心理的最佳配合。本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孕产妇采取产科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3d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与研究结果相似,提示产科心理护理能促进孕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分析原因可能为护士积极运用心理学知识为孕产妇展开产前心理干预,积极为孕产妇普及分娩流程、产程进展、分娩技巧、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知识,让孕产妇正确认知分娩并掌握健康分娩知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通过一问一答形式与孕产妇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鼓励孕产妇情感表达,以消除其内心担忧,并转达家属,给予其理解、支持及关怀;责任护士基于心理学减压疗法指导孕产妇全身放松训练,通过集中精力、舒展肌肉运动,促进分娩疼痛关注的转移,并配合自身呼吸调节,减轻神经紧张,安心分娩;另外,通过冥想训练,有利于孕产妇集中注意力;屏息静气静坐,稳定调控呼吸,任凭思绪在脑海中窜动,促进消极情绪缓解,保持脑细胞活力,能诱导孕产妇产生轻松、愉悦的情绪。观察组护理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产科护理能提升孕产妇自我效能。这是因为通过传授经验,产妇能直接或间接认识分娩,掌握分娩要点、注意事项,在分娩时,经大脑还原情景演示,能取得分娩良好体验。同时,产妇感受到家属、助产士的鼓励、支持,能增强信心,激发分娩潜能,减少分娩负性情感,促进心理、精神状态的协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感染、抑郁率,产程异常及胎儿窘迫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产科心理护理能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原因考虑为产妇情绪得以改善,机体刺激减少,能使宫缩协调,防止宫缩乏力而引起出血,这亦有助于加快胎儿娩出,缩短产程,避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产科心理护理干预孕产妇既能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又能缓解孕产妇负面情绪,提升孕产妇自我效能,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庆书,李庆平,冉约曼,等.产前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精神状态、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6):1122-1125

[2]张莉,张璐,郭芳,等.聚焦式护理对存在产前焦虑抑郁的初产妇干预效果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6):1126-1129,1147

[3]孙振晓,刘化学,焦林瑛,等.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7,11(2):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