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未来城市中的空间正义和泛建筑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8
/ 2

刍议未来城市中的空间正义和泛建筑学

卢婷

联创新锐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回应和实践。协调发展的根本要义在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此过程中,“空间正义”逐步凸显,成为协调发展的优先性价值。“空间正义”具有多方面内涵,不仅直观体现在地域空间和生存空间中,亦隐含于发展空间和价值空间中。空间中的非正义非均衡的发展,体现了相对贫困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体现了发展伦理价值排序中差异原则与公平原则的失衡,体现了对更好质量、更均衡持续发展的吁求。实现新时代的协调发展,需构建以美好生活为价值导向的空间正义观,关注空间生产与分配的正义性、抵制空间压迫与剥夺、保障公民空间权利的平等和共享。

关键词:空间正义;未来城市;泛建筑学

引言

文章以未来城市历史脉络和演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分析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拓展未来城市的认知地图。在我们已有的经验中传统城市的演变和发展最终促使了大众性社会共识的建立,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幸福必然进步;未来城市中急速拓展的虚拟社区正在解构部分旧有的城市秩序,新的空间正义正在形成。在此背景下传统建筑学的现实基础与理论基础正在朝着泛建筑学的方向转变。

1未来的世界还需要“建筑学”吗?

从1765年珍妮纺织机的发明所开启的工业革命,到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投入使用所带来的信息革命,人类的生活方式在近几百年来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今,历史的车轮继续加速向前,两股新的时代变革正在此刻交汇:一方面,生物技术在不断探索揭开人类身体的奥秘,人的逻辑思维和生理状态在不断地被生物技术破译为生化的数字信息;另一方面,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将被转译成数据的人体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一系列“算法”[1]。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式发展使人工智能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突飞猛进之发展。这些人工智能的“算法”能比人类更缜密地思考,更不受人类杂念的影响,也能更纯粹地自我学习与提高。在“算法”化的时代里,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因其高于人类脑力的极限,将有可能替代人类做出许多的决定和预测。人类将再一次发生转变:从中世纪的宗教统领到当今的自由主义思潮,再到未来数据主义的人工智能“算法”[1]。“算法”将渗入并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醒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最适宜天气和场合,吃什么样的食物最符合身体状况,用什么样的方式最能高效地到达目的地等等。在“衣、食、行”方面,人工智能都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围绕着人工智能和“算法”,与建筑和居住相关的许多产业如材料、设备和管理都在进行着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建筑的概念、思想和认知已经不能满足建筑的发展和进步。建筑学跨专业、跨领域将会是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建筑学需要有一种新的方向和突破口来顺应未来的社会发展。泛建筑学就是在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前瞻下所提出的。

2虚拟社区的空间正义

2.1无序的时间和空间

虚拟社区中城市时间性和空间性正在变得无序。在《技术与文明》中刘易斯·芒福德认为时间性在城市中的得以确立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欧洲,当时的一些教堂和修道院开始通过机械钟整点报时,这使得城市活动逐渐开始在固定的时间内有序地开展。几个世纪之后的工业革命又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分离不但固化了城市中的时间性,也让空间秩序成为城市设计者投入大量精力规划布局的部分。直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出现,才使这种数百年来建构起来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开始瓦解。从自身属性上说互联网根本就是反时间反空间的,它从来不强调井井有条和紧凑集约,而是提供了无视时间和空间的沟通时效性。从历史角度观察传播速度作为一种社会变量在人类文明中每一次的蜕变都是一次蝴蝶效应。在现有的许多关于未来城市的认识中,一种观点认为,未来城市应该秉持城市集约、紧凑、高效的发展方向,例如19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智慧增长”(SmartGrowth)概念就是为了缓和当时部分美国城市的无序扩张而造成的畸形发展。但是这样的观点多半是建立在对一部分传统城市反躬自省的基础上,并没有着力于发掘信息化可能会带给城市的潜在影响。革命往往发起于基础薄弱的地区,实际上现在一些远离城市、人口稀少的区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机,互联网的出现可以一夜之间消弭地球表面的物理距离,信息化提供给我们的方法并非是将所有资源都集约到高密度的城市中,而是恰恰相反使我们有条件延伸触角,将闭塞的孤岛变成网络中的一环,在许多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认同信息技术会带来居家和工作的融合。这种变化造成的去中心化的特征既是结果也是工具,在《失控》中凯文·凯利(KevinKelly)将这种模式称之为蜂巢思维和集体智慧(hivemind和theintelligenceofamod)④,对于一个网络式的城市而言高效和集约并非是确定的线性关系。

2.2公共与私有的重构

从现实角度观察,传统城市中的公共属性其实远远不像一般被理解的那样理想,在我们的城市中大量充斥的都是缺乏共享性的私用品(privategoods)[7]。在经济学领域所谓公用品(publicgoods)的概念是指在一个人使用的时候不影响其他人使用的物品或者设施,当有人占用了道路上一部分空间的时候相应的其他人就无法使用,也就是说包括医院、道路、学校等城市设施都属于私用品,都缺乏足够的共享性。于是政府在提供这些服务的时候就经常需要通过价格等手段区分民众需求的迫切程度。也就是说在工业革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谓城市的大众属性,其核心并非是出于确保所有大众的即时需求,我们修建的道路并不能保证每个民众都能同时分得堪用的一部分,如果是那样就不应出现道路拥堵。大众性确保的是一种共同享有的权利,而这种权利是有限的,如果想突破这种限制就需多付出额外的代价,比如在美国高速公路上需要额外付款才能行驶的快车道或者多人乘车才能走的拼车道。相较之下,在虚拟社区中构建出新的空间正义则是进一步的公共属性,早在互联网出现的早期,共享精神就成为极客群体的精神信仰,开源社区直到今日仍然是互联网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为大众提供了远超以往的公共属性,在虚拟社区中的资源不但不会因为使用者的增加而受限,相反会拓展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每个人既是使用者也是建设者。这种公共性不仅仅是早期电子公告栏(BBS)式的公共参与,而且因为互联网使得信息流通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导致城市资源的闲置成本陡然升高,迫使私家车资源、自行车资源、充电宝、雨伞等从私人用品变身为具有社会共享性的资源。工业城市时期人们生活在现实中,只有金银货币和有形资产才能产生安全感;而现在人们一半身体已经踏入了虚拟社区,支付宝中的虚拟数字在民众心里的说服力并不弱于传统的金银和纸币。未来城市中私人占有的观念会逐渐被瓦解,毕竟我们需要的是实在的服务和资源而非虚妄的产权占有。

结语

通过分析当下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及“传统”建筑学的局限性,我们得出了突破当下建筑学科藩篱的必要性,并由此引出泛建筑学及其内容和意义。当前,建筑学跨专业跨领域突破原有框架正在发生而且形成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师不可固步自封,停留在原有的框架体系之内,唯有敢于质疑、敢于反思、敢于批判,才能适应和跟上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各领域的探路者汇成一股建筑进步的积极力量,准备迎合未来可能的奇点时刻的到来。

参考文献

[1]赫拉利·尤瓦尔.今日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2]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