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2
/ 2

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张竹祥

兰坪县人民医院内科 云南怒江 671400 

摘要:目的:探究对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采用有创通气治疗的对照组(n=44)和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的实验组(n=4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血气分析情况。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总量和实际碳酸氢根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氧分压,pH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可取得更好疗效,患者预后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析机械通气;内科急诊;呼吸衰竭;临床效果;预后

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因为某些因素诱发机体肺部组织通气与换气功能出现异常导致的疾病[1]。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该疾病的患病率增加。患者出现该症状后,若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患者机体功能异常,出现代谢紊乱等症状[2]。本文重点在于探究对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和有创通气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明显呼吸衰竭症状,排除治疗依从性差患者,排除有肿瘤等重大疾病患者,排除有严重外伤或中毒反应导致呼吸存在异常的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63.3±2.3)岁,男22例,女2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4.1±4.1)周,男23例,女21例。两组患者普通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口腔及呼吸道内存在的异物进行清理,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必要时对患者气管进行切开处理,将气管与呼吸机连接,调整通气参数后进行通气治疗。初始通氧浓度可采用高浓度,有效缓解患者低氧血症,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氧气通量,并根据患者情况及原发病症状等因素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时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是否有所改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在患者面部使用鼻饲管或者面罩,然后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治疗2h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排痰困难及呕吐症状,观察患者心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更换为有创机械通气。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治疗14d后,根据患者情况判断疗效。

1.3.2对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总量,实际碳酸氢根,氧分压,pH值等数据进行手机。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5e69dd1f4e12f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s)和(n,%)描述,组间分别行经t和X2检验,有临床可比意义条件为P<0.05。

2结果

2.1患者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治疗前后HbTBIL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44

27

15

2

42(95.45)

对照组

44

28

8

8

36(81.82)

X2

4.0615

P

0.0439

2.2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对照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总量和实际碳酸氢根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氧分压,pH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患者相关指标评价(5e69dd1f4e12f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s

组别

例数

二氧化碳分压

二氧化碳总量

实际碳酸氢根

氧分压

pH值

实验组

44

40.92±2.92

24.32±3.73

25.38±0.53

91.23±7.31

7.3±0.47

对照组

44

52.13±3.69

31.21±2.58

36.9±0.72

69.23±3.53

7.1±0.33

t

15.8022

10.0771

85.4720

17.9770

2.310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233

3讨论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属于危重症,可由哮喘,感染,COPD,急性肺水肿,外伤等多种因素导致[3]。春季是患者易出现呼吸衰竭的高发季节,大多数患者是因为具有感染性疾病或者哮喘引发呼吸衰竭,但多病诱发的呼吸衰竭则更难治疗[4]。机械通气治疗成为治疗呼吸衰竭疾病的有效手段,且该方式能够缓解患者二氧化碳滞留及缺氧等症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患者体内血氧含量。临床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包含无创和有创两种,后者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治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好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可能是因为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不容易出现各种应激反应,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症概率较低。且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往往症状更重,机体免疫差,使用此种方式可能进一步加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5]。实验结果表明,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进行对比,采用无创通气的效果好于有创通气(P>0.05),原因可能与采用有创通气的患者往往处于更加危机的状态,因而治疗总体效果上略差于无创通气组。对照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总量和实际碳酸氢根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而氧分压,pH值则显著差于实验组(P<0.05)。验证了对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有实际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可是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状况得到较好的缓解,具有实际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刘有慧.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6):98+103.

段辉,周坤,杨贤义,etal.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对急性重症肺栓塞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血生化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8,35(9):379-381.

韩磊,叶丹,魏庆忠,etal.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2(7):39-41.

郭仁光.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智慧健康,2018,4(08):103-104.

陈静.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