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1
/ 2

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

陈小玲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525000

摘要:电力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变电站运行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的重要目标。智能自动化电力系统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工农业发展提供持续的电力资源。基于此,以下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

引言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节点,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系统互动等高级功能。上述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本质是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系统的定义。

1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性

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状态会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智能变电站是利用各项技术进行运行的,因此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如果系统出现了故障问题,就会对变电站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避免系统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智能变电站的建设

2智能变电站概述及特点分析

2.1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指采用先进、低碳和高集成化的智能设备,促进变电站的信息数字化发展,推动通信平台的网络化进程,使得变电站标准化成为现实。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推广,电力系统已经能够自动完成信息的采集和测量等工作,并具备了控制、监测和保护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电网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智能调节,并根据系统需要进行在线的分析决策和互动管理等工作,从而实现变电站之间的互动和电网调度。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变电站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使得智能变电站不断完善,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构架功能愈加健全。当前,数字化模块架构的智能变电站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2智能变电站运行特点

智能变电站是在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建设,而且采用了集成信息测量的模式,在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特点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可以实现信息之间的传播和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发展,并且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集成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准确的检测和维修,在检修过程中具备更高的技术优势。智能变电站应用了新型的电子互感器设备,可以通过模拟数字信号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而且应用了智能化的断路器设备,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变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的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更少,而且运行的可靠性更高。与传统的保护装置相比,智能保护系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应用的过程中,拓宽了数据信息的提供途径,而且在进行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性优势,但是也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灵活性更高,通常需要对设备和线路进行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各项装置的结构、原理以及功能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调试方式对装置进行调试工作,以保证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实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的对策

3.1加强监测技术的有效运用

作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技术类型,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具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相应故障状况。即便继电保护系统出现错误,利用监测技术同样能获得相关反馈信息,并将故障信息传送至变电站,由相关调度中心机构进行指挥,以保证智能变电站可以正常地运作,充分发挥出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作用。

3.2加强系统的二次巡检

要确保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必须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二次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并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目前有关部门必须认识到继电保护系统二次检查的重要性,并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直接运行。还需要加强对继电保护系统二次检查人员的技术教育,提高该检查的生产率和质量。

3.3加大回路技术的应用力度

通常,可以将回路技术运用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回路内,实现科学地优化。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回路获得有效控制后,可以使智能变电站的再来电转化能力得以增强。通过此项举措,让回路的设计变得更加准确与合理,使继电保护系统减少错误的发生,尽可能避免继电保护的拒动状况产生。实际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科学设计一次回路与二次回路的设计十分关键。当回路运行满足相关的要求后,必然能够凸显出智能变电站的良好功能。此外,设计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回路时,需要科学装设相应的电子感应设备,以便发挥出其对隔离开关动作的指引作用,减轻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管控任务量,达到最好的效果。

3.4加强变电站设备的检修和管理

要保证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的高效运行,需要保证变电站相关设备的质量,加强其维护、管理和检修。在管理、维护和检修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两部门的信息交流和设备参数等信息交互,加强变电站的有效管理。此外,检修部门高效、有效的设备检修和维护,能够减少电力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在智能变电站无人值班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部门和检修部门的沟通,及时、即时掌握变电站检修工作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变电站设备检修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4.1关于专用光纤通道的使用情况

专用光纤通道通常用于架空线路复合光缆线路,主要使用专用内核来确保高压传输电缆与线内保护装置之间的可调节性,降低与其他设备设备发生摩擦的概率,从而降低其他设备对光纤信号的影响,提高电缆信号传输线路的简洁性,并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效果。

4.2间隔合并单元的故障处理

合并设备是指合并和同步变压器发送的电量,并根据特定格式将已处理的数字信号传递到分隔器设备的设备。间隔合并单元分为单集配置间隔和双集配置间隔,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如果合并单元在单集配置间隔内出现故障,则会及时断开间隔单元的交换机。如果合并设备在双套配置的间隔内出现故障,请及时关闭出口压板和保护总线设备,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并为技术人员提供足够的维修时间。

4.3关于智能终端异常的有效处理

智能终端系统主要合理控制设备开关的实际状态,如果智能终端设备出现异常,系统的开关将无法正常工作,从而直接影响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因此,智能终端出现异常时,必须立即关闭终端的出口板,确认开关工作正常,专业技术人员分析研究智能终端的异常情况,对实际故障位置和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快恢复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科学应用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结合电源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特性,选择适当的入口点和有效的维护措施,确保智能继电保护系统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证变电站的实际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樊懋,肖龙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J].科技风,2018(35):199.

[2]李鹏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探究[J].低碳世界,2018(10):68-69.

[3]徐鹏.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6):265-266.

[4]吴林.简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J].南方农机,2018,49(09):173.

[5]王家永,魏锥,许凯.22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