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1
/ 3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罗伟嫦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罗定 527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从2017年5月到2019年12月择取20例小儿脑瘫患儿,对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10例)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10例)患儿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临床疗效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从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评分来看,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来看,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盖塞尔(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来看,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患儿发育,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小儿脑瘫;康复治疗

小儿脑瘫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同时也是非进行性脑损伤,患儿通常会出现语言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姿势异常等现象,这也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同时对家庭以及社会均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予以早期康复治疗[1]。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治疗效果一般[2]。而综合康复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一方面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另一方面对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3]。本文探讨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作用,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5月到2019年12月择取20例小儿脑瘫患儿,对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10例)患儿中,男6例,女4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1-6(3.82±1.12)岁,脑瘫类型:4例痉挛性偏瘫、4例四肢瘫、2例混合型;研究组(10例)患儿中,男7例,女3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1.5-6(3.93±1.20)岁,脑瘫类型:5例痉挛性偏瘫、3例四肢瘫、2例混合型;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10例)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10例)患儿实施综合康复训练:①功能训练。以患儿实际情况为准,并结合其运动能力,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通过vojta以及bobath对异常姿势进行抑制,增强肌张力,每次半小时,每天1次,持续3个月。另外实施手功能训练。②按摩及针灸。按摩治疗:将整体按摩、局部按摩相结合,疏通经络,使肌肉紧张减轻,痉挛缓解,每次10-15分钟,每天1次,持续3个月。针灸治疗:选取双侧曲池穴、大椎穴、双侧足三里穴作为主穴,随症配穴,体针每次留针20分钟,华佗夹脊点刺不留针,1个疗程20天,两个疗程治疗间隔10天。③物理疗法。通过神经治疗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予以物理治疗,每次20分钟,每天1次,持续3个月;经颅磁刺激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痉挛肌电刺激)。④药物治疗。以患儿实际情况为准实施维生素B6、神经节苷脂,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每天1次,持续12周。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经治疗发育基本正常或完全正常为显效;经治疗发育得到改善为有效;经治疗发育状况无改善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②S-M评分:评分越高社会生活能力越好;③GMFM评分:评分为162分,评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好;④Gesell评分:评分越高发育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x±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从临床疗效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n=10)

4/40.00

3/30.00

3/30.00

7/70.00

研究组(n=10)

6/60.00

4/40.00

0/0

10/100

X2

4.615

P

0.032

2.2两组S-M、GMFM、Gesell评分对比

从S-M评分来看,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GMFM评分来看,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Gesell评分来看,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M、GMFM、Gesell评分对比(`x±s,分)

时间

组别

S-M

GMFM

Gesell

治疗前

对照组(n=10)

7.45±1.67

109.10±5.78

54.45±4.56

研究组(n=10)

6.89±1.46

108.56±5.89

55.10±4.22

t

0.768

0.253

0.405

P

0.449

0.802

0.688

治疗后

对照组(n=10)

7.10±1.56

108.66±1.89

70.13±5.67

研究组(n=10)

10.23±1.78

110.12±1.90

75.33±6.56

t

32.940

2.110

3.216

P

0.000

0.044

0.003

3讨论

小儿脑瘫是婴幼儿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研究并未完全确定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出生低体重相关,也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另外还可能与早产相关,出现脑损伤现象,表现出运动异常、姿势异常[4]。脑瘫患儿不仅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而且可塑性比较强,所以早期康复治疗非常关键,通过有效康复治疗,可以使患儿预后得到改善[5]。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是一个全面且长期的过程,在康复治疗中,康复训练是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本身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以调节全身器官功能,对经络循环有改善作用,同时对血液流通也有促进作用,可以降低血液黏度,使肌肉紧张减轻,对患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6]。药物治疗可以促进脑部新陈代谢,按摩、针灸治疗可促进神经发育,使智力水平、自主运动功能得到改善,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使康复治疗效果提升。

结语:

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克功.早期诊断及综合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04(35):98-99.

[2]陈允.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3):224-225.

[3]胡丽娜.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54-55.

[4]张旭烨.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05):602-603.

[5]吴丽云.小儿脑瘫应用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的有效性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6):160+163.

[6]史明慧.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及对患儿智力、运动能力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02):48-49.

作者简介:罗伟嫦,女,1985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东省罗定市,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普通儿科及儿童康复科诊疗;职称:儿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