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串标围标问题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0
/ 2

建筑工程招投标串标围标问题及防范措施

孙媛媛

连云港房政置业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资金控制情况,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建设中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而引发超支或不合理支出等问题,阻碍企业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串标围标问题;防范措施

引言

招投标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环节,其运行秩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此过程中,需对招投标中不合规现象进行管理,避免投标人围标、挂靠等现象增大招投标风险。对此,本文将简要概述建筑工程招投标串标围标等常见问题,分析相应的解决策略。

1建筑工程招投标串标围标问题分析

1.1标底偏离工程实际价格

在工程招标管理活动中,各个投标企业所递交的投标报价一般都是由工程量的核算资料为基础的,工程量的核算数据资料是招标工作的最为有效的参考,同时也是保持招标公平公正的有效平台。一方面此种投标模式让招标单位更加顺利高效的制订商务标,另一方面则有效激发了各企业参与投保活动的积极性,为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标局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工程招标管理实践中,个别招标单位所编制的工程量核算的数据并不准确,与实际工程量相差较大,存在大量核算不细致、数据不精确等问题。按照规范的要求,招标单位必须要对工程量的核算进行多次审核校对,但是在实践中,一些招标单位未能按照严格的要求来开展工程量的核算工作,存在着很多因工程量的核算问题所造成的中标单位与建设单位发生纠纷的现象,尤其是索赔纠纷时有发生,让建设单位很难有效地开展风险管控工作,从而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若标底与工程的真实价格存在严重的不一致,则损害了公平公正的招标环境,为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带来较大损失,让参与招投标的各方的利益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1.2招标保密工作不严

实际上,招标保密工作完成的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1)在一些招标活动中,存在现场踏勘和答疑环节,而在些环节就十分容易发生投标人身份泄密事件。一些招标人为了使现场踏勘和答疑组织工作能够更加便利,就将所有投标人组织在一起进行这项工作,这种做法无异于对投标人身份进行了泄密。另外,这种做法也给不法投标人之间进行串围标行为提供了机会。(2)一般而言,招标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会设置评标委员会,而在一些评标活动中,评标委员会成员的信息也存在着泄密的风险。例如在开标前,开标地点并没有为评标委员会成员设置特定的休息室,这些评标成员在开标前与投标人同处于一个公共场合内,那么评标成员可能存在泄密风险。

2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优化措施

2.1有效防止投标人围标的行为

为全面监管建筑工程招投标,应当提升对投标人围标的识别能力。对此,可加强对纸质标书内容的审核,当发现标书内容存在高度相似,或者标书文风、格式等相同等现象,则需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进行深入分析,如标书中所涉及的材料设备、利润计算等相关内容是否也存在高度相似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需加强对围标行为的法制管理。

2.2优化招投标的程序

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经济市场的诚信机制,而其原因之一便是招投标程序中存在过大的可操作空间,导致招投标双方为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违背诚信原则,并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从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下降。因此,应当加强对招投标程序的研究。对此,可独立设置专业审核部门,对招投标进行资质审核,区别于现有的审核委员会,这一部门的人员组成可引入建筑工程的直接服务对象,建立权、利、责三合一的监管体系。同时,为缩减程序的可操作空间,应尽量简化招投标程序。

2.3采用无标底评标法

对于工程量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须由权威部门进行审核把关,为有效达到此目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发布招标公告之前,对各个投标单位提交的工程量核算资料必须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如有必要,应邀请第三方机构来专门负责对工程量的审核评估工作,并且要将有关内容条款附加在招标文件中,以便让投标单位对自身提交的工程量资料进行认真的自查,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自查结果和建议反馈至工程建设单位。在双方确认无误后,在围绕着工程量核算资料中所涉及的责任归属问题进行明确的划分,参与招投标活动的有关责任利益主体都要为工程量的确认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不但双方所发生的纠纷现象会得到明显的减少,还可有效保护各个利益主体的权益。

2.4强化内部造价控制

业主单位必须要围绕着招投标活动制订完善合理的内部定额体系,并设置完善的信息数据标准来作为投标管理的硬性规定,以此来实现招投标活动的规范有序进行。建设单位必须要重视发挥内部定额体系的价值作用,为自主报价和成本管控的优化管理效果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指导与帮助,要想最大化的发挥内部定额体系的作用,还需要投标单位积极完善自身的报价制度来提供支持和配合,从而共同建立规范、高效、严密的招投标活动的管理环境。此外,还要加强对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来有效提升其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为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2.5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对所要承包项目的合理预期价格,是维护自身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招标控制价编制过程中,应聘用专门的咨询机构进行编制,以保证价格管控的合理性。而为加强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合理性,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招标评标方法。目前最常使用的招标评标方法有合理低价法和综合评估法。其中合理低价评标方法,虽然有利于行业价格机制的改革与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投资方节约投资,可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但合理低价的评定却存在着较大难度,工作人员很难有效界定哪种是较为合理的低价,这使得很多企业存在恶意降低标价的情况,从而降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2.6加强预算编制实际性

工程量核算的清单资料是招标单位提出投标标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工程量的核算质量必须得到可靠的保证。在编制工程量的核算清单时,须实现核算质量与工程建设质量的一致,质量低劣的工程量核算结果会为后续的施工造成较多的麻烦。因此,提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将能有效的避免纠纷现象的发生。在编制实践中,首先要确保工程量的清单内容不缺项、不重项、不漏项,并确保工程量的清单内容与真实的工程量保持高度一致,以此来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的质量管理水平。

2.7规避挂靠、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的行为

挂靠或向他人中标项目等行为不利于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并难以保证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尤其是挂靠现象。对此,一旦发现此类现象,则立即采取措施,如降低挂靠企业的资质等级,或直接吊销该企业的营业证书。同时,针对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的行为,可在招投标完成后,要求中标项目实时上传工程信息,并加强现场监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可从招投标流程、招投标监管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可加强对交易双方不规范行为类型的分析,并加强法治管理,全面完善招投标监管体系。同时,可加强招标项目及投标方诚信度的审核,细化流程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需对招标文件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招投标流程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1]李冉.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的造价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

(14):159–160.

[2]李晓月.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工程建设

与设计,2019(8):242–243.

[3]滑锐.对于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看法[J].建材与

装饰,2019(1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