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改善新生儿科小儿哭闹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改善新生儿科小儿哭闹的效果观察

李璐玲

泸州市叙永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泸州市, 6464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科患儿哭闹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自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这一时间段本科室接诊的78例出现哭闹现象的患儿展开研究,以简单分样法分成常规组(n=39)和研究组(n=39),常规组选取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总结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包括患儿哭闹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100%相比常规组87.18%提升幅度更为明显,研究组哭闹情况97.44%较常规组82.05%改善效果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科患儿哭闹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哭闹情况,提升家属满意度,临床运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新生儿科;哭闹;人性化护理管理;满意度;哭闹改善情况;效果

伴随医学发展,新生儿护理愈加受到医学界重视,然而限于新生儿年龄偏小,特别是针对低体质量患儿需送至重症监护室予以各种检查与医疗刺激,致使新生儿哭闹情绪较为严重,再加上有些医院设施与资源相对匮乏,为护理增加了难度,难以落实一对一护理工作,导致哭闹现象未能积极缓解,降低依从性[1]。本研究对39例哭闹患儿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并将护理效果与常规组作比较,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自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这一时间段本科室接诊的78例哭闹患儿展开研究。纳入标准:患儿家属同意且签署协议书;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疾病;非自愿参与研究。以简单分样法分成常规组(n=39)和研究组(n=39),常规组中男女比为20:19;年龄3~29d,平均年龄(15.2±2.4)d;病程3-5d,平均病程(4.2±0.3)d;研究组中男女比为21:18;年龄2~28d,平均年龄(15.6±2.4)d;病程3-5d,平均病程(4.2±0.3)d。对78例患儿组间数据资料进行独立样本检测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运用一般护理,予以患儿家属哺乳指导及心理辅导等干预措施,在此情况下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据调查,引发患儿哭闹的因素包括饥饿、寒冷及困乏和尿布潮湿等,为减少哭闹情绪,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新生儿具体症状,且观察是否有其他不同表现,找到哭闹相应的诱发因素,采取积极有效护理。①饥饿护理:在患儿哭闹中若是出现吸吮和觅食等现象,提示患儿在饥饿状态,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建议予以母乳喂养,保证患儿身体供应所需;向产妇示范正确喂养的姿势与体位,并在喂养过程中通过眼神与患儿交流、互动,加强喂养安全感,实现哭闹情绪缓解的目的。若是采取乳品喂养,应确保乳品温度与浓度,以免发生其他不良心绪。②寒冷。临床上多数患儿在寒冷时均存在手脚湿冷,亦或是面部发紫等情况,为此,护理人员需在监护患儿过程中强化保暖措施,以防增加疾病风险,阻碍患儿成长。③困乏。对于新出生的婴儿来说,其自身对睡眠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若是睡眠不足也会诱发哭闹,所以护理人员可为患儿创造舒适与安静的睡眠环境,保证其充足睡眠,必要时可播放有助于入睡的轻音乐,使患儿在愉悦舒畅的环境下熟睡。④尿布潮湿。如果患儿尿布潮湿也易于引发哭闹情绪,故而护理人员要按时检查尿布干燥情况,且及时更换,降低因尿布潮湿而引发的哭闹。⑤家属心理干预。告知家属患儿哭闹原因,帮助其找出具体因素,并制定解决方案,以提升家属满意度,促进依从性提高[2]

1.3 观察指标

①评比两组的家属满意度。家属满意度使用科室自制表进行调查,评定标准分成满意(80分以上)和一般满意(68~79分)及不满意(67分以下),总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②评价两组哭闹情况。经护理患儿哭闹现象消失,生命体征正常视为显效;哭闹情况有所控制,偶有呻吟声视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视为无效。总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进行验证。哭闹改善效果用率表示,以X²进行检验,两组比较是否在统计学范畴内可参考P<0.05。

2 结果

研究组家属总满意例数39例,总满意度100%;常规组家属总满意例数34例,总满意度87.18%,可见,研究组家属满意度相比常规组显著较高,X2=5.3425,具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哭闹情况较常规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

评价两组哭闹情况(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常规组

39

19

13

7

82.05

研究组

39

26

12

1

97.44

X2

--

--

--

--

5.0143

P

--

--

--

--

0.0251

    讨论

    新生儿伴有哭闹情绪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因其遭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疾病、医疗刺激及饥饿等继而诱发哭闹情绪,若不能及时处理解决,极易引起神经性疾病,对患儿成长发育造成影响。随社会对临床护理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护理模式发生极大的转变,而人性化护理管理也开始在临床护理中使用,此护理模式核心在于以患儿为主体,依据患儿护理具体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其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哭闹情况改善幅度相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且研究组家属满意度较常规组明显提升,证明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良好。通过此次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从分析患儿哭闹原因为出发点,随后结合哭闹原因来进行目的性护理,切实从源头上抑制患儿情绪,控制哭闹现象,降低不良事件,安全性及实用性较强,值得临床借鉴[3]

    综上所述,新生儿科小儿哭闹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哭闹情况,提升家属满意度,临床运用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张学花, 邢韦韦, 于永慧.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智能及身体发育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30):3682-3684.

    [2]张钰恒, 刘春枝, 胡亚楠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基因T521C的关系[J].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 45(6):488-490.

    [3]谭晓辉, 邓民强. 早期干预型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S1):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