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高大为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东乌供电分局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026300

摘要:为保证电网运行的工作安全,使电力工作中的危险点得到初期控制,就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判断措施,对危险点的位置特点进行判断,进而提升整体的电网运行性能。本文主要对配电检修中的危险点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危险点的故障特征进行分类,再对电路检修中容易产生危险点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不同危险点的类别分析其控制方法,从而保障电网运行的整体安全。 关键词:配电检修;危险点;判断;控制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的增加,电力事业也不断的发展。为了在供电过程中保证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高用户的用电安全,电力企业单位对配电的检修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为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配电网的运行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但是配电网检修中也潜藏着一些危险因素,需要检修人员在配电检修过程中能够及时判断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危险范围,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的供电。 一、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概述 电力运行过程中危险点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危险点不易被察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就会演变为严重的电力事故。危险点具有潜在的特征,存在于复杂的操作工序之中,可以再电网运行中暴露危险点也可能直接出现危险事故。危险点还具有复杂性,在不同的线路之中,危险的复杂度不相同,危险点的种类也不相同。但是危险点具有可预知性和可控制性,这就为配电检修提高了一定的前提条件,配电检修人员按照相关操作要求进行是被和控制危险点,可以有效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配电检修主要是检查和修理配电网在运行状态下潜在的危险点。一般情况下配电检修中的危险点的来源有两个方面,线路的内部原因和线路外部原因,线路内部原因是配电网中危险点存在的主原因。配电线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电线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经受风吹日晒,很容易老化,随着我国电网体制的改革和供电系统的逐步发展,有必要针对一些线路中的特殊位置进行改造,可以降低线路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可以降低电力公司的运营成本。除此之外,雷雨天气中如果变压器以及避雷设备出现故障,会使供电线路接地不稳定,有时甚至会导致变压器的损坏。

二、线路运行维护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措施

配电线路危险点的预测,是为了在作业之前对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判断,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防止出现人身、设备、电网事故,是一种超前的控制措施。首先,对危险点的预测控制是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些运行工年龄过大,知识欠缺,与电网发展不适应的运行工作,应该及时进行充实。增加特巡、夜巡及登杆检查等措施;其次,由于预防运行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巡线走径不注重。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夜间巡查时,没有进行沿线路外侧的巡视行走,大风天气也美誉按照上风侧行走;第三,部分巡视人员擅自改变巡视要求,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 2.1状态检修人员高度的综合素质 在检修人员配置中,纯计划检修人员只需要掌握一个专业方向的知识点就可以了。然而状态检修人员需要对各个单位以及技术部门都有全面的理解,并需要掌握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不同电力系统。因此,状态检修人员必须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事故处理的能力,还需要有极强的临场检修的能力。要在具备纯计划检修人员的检修能力之外多加学习,在配电线路的运行,电力事故的处理以及配电线路的检修过程中努力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并确保电力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从而提升整体效益。 2.2把控配电路线的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就是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订货、施工。检修人员在把控初始状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配电线路在运行前必须是一个良好健康的状态,不能存有任何危险的讯号。另外,检修人员在配电线路运行之前,要能对整个供电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包括运行维护的成本、特点等等,以便在今后的维修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相似的问题。 2.3把控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 检修人员要随时注意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并记录下相应的历史数据,在一定的时间后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保证配电线路即使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另外,当发现线路当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时候,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状态检修工作,同时也要将问题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记录在册,确保今后的维修工作更加快捷、方便。 三、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控制方式 3.1静态危险点控制 静态危险点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存在周期比较长,它往往能长时间的隐藏起来,在一定条件下爆发出来。消除静态危险点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种,首先,隔离危险点,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一些不能完全清楚的静态危险点,将它们隔绝起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危险点爆发时对配电系统造成的损伤。其次,针对高空作业而言,最重要的危险点消除方式是增加保护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中出现安全意外。最后,还要保证各种控制措施的科学性,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消除危险点。 3.2动态危险点控制 动态危险点的控制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个是配电工作人员的合理安排,一个是对管理工作人的严格要求。由于动态危险点一般发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此,它们一般与工作人员的能力有关,所以想要消除动态危险点,必须要提高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保证在工作中不出现操作方面的错误。管理人员则需要加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管理规范来进行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一个明确的管理方案。 3.3对配电线路的控制 配电线所覆盖的范围一般比较大,很多检查工作人员在对配电线路进行检查时,都不够完善,总是会留下很多漏洞,这些漏洞中往往会有许多危险点,因此,配电线路很容易受到危险点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工作人员在进行巡查工作前,应该对配电线路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根据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完整的巡查方案,在不同地方采用不同方案来进行检查。人员分配也要科学合理,最好的方法是采取新老员工合作的形式来检查,这样才能避免新员工因为经验不足而造成检查遗漏,并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3.4完善检修方案 一个完整的检修方案是进行检修工作的重要前提,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检修方案的制定时,都没有做到有针对性的制定。因此,在进行配电检测前,应该对配电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不但要对配电设备,配电线路等检测对象有足够的了解,还要对配电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将配电对象和配电内容相结合,做到在制定检测方案时能根据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3.5提高对重点危险点的重视 对危险点的控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改善,首先,在找到危险点时,要对危险点进行鉴别,在对危险点进行分类后才能采取下一步的消除措施。其次,在分类完成后,还要对危险点的等级进行判断,对于同一种类的危险点而言,等级不同所适合的消除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四、结束语

对危险点处理和判断工作是配电检修中的重要一环,它关系到整个电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同电网整体的运行情况密切相关。所以,加强危险点在电路运行中的处理判断,使动态、静态危险点都能得到良好控制,提升配电检修工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崔永乐.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9):146-146. [2]谭伟良.10kV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判及控制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3):206-206. [3]张坤,王铎.浅析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和控制方法[J].工程技术:全文版:00290-00290. [4]杨善武.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与有效控制方式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0):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