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线路运维管理实施保障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0
/ 2

输配电线路运维管理实施保障措施研究

王春林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 宁夏 吴忠市 751100

  摘 要:输配电线路对电力系统非常重要,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输配电线路是否通畅。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也在逐步完善,信息化、网络化和电子自动化的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在输电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维护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加强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检查,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不断完善,电力基础设施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供电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配电线路对供电的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输配线路分布广泛,结构比较复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故障,如果输配线路出现故障,它将对电能的正常供应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研究输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输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外部因素导致的损坏

  随着市政建设以及工业区的成片开发,由于施工不当等外部因素而导致输配电线路出现损坏或者影响事件时常发生,比如输配电线路周边的建筑设施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大型的机械作业影响到了输配电线路或者一些人为因素,切断、盗窃、任意破坏输配电线路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的损毁,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也影响了居民、工厂的正常用电。

  2、自然因素导致的破坏

  自然因素对输配电线路的不良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自然原因产生诸多故障,譬如电力线路对树木放电引发的跳闸状况,台风、龙卷风等异常气候情况,都会对对线路产生影响,而且不能及时维护检修,对生产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坍塌地段、山区地段、雷区地段、跨区域远距离架线地区,对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就更加困难,这些复杂的地理特征和气候异常状况会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困扰。

  二、输配电线路运维管理实施保障措施

  1、做好输配电线路的防火工作

  在输配电线路中,由于自身供电负荷过大或者外部原因等都会引起火灾。这个需要在技术上对输电线路的材质进行改革,也需要在架设线路的时候避开易燃物,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铺设线路后对线路进行全面的火险隐患检查工作。同时还要对相关方面做好安全放电防火的科普知识普及,教育居民如何防电火灾的发生,对市政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尤其控制绿化树木和电线之间的距离,同时要进行普遍范围内的用电安全的宣传工作。此外,配电线路要定时对责任段的线路进行检查、维修、养护和管理。

  2、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安全意识

  输配电线路工作是一项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疏忽,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严把质量关,在建设与检查中履行自己的职责,明确输配电线路出现意外带来的严重后果。监管人员工作要到位,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排除一切安全隐患,降低输配电线路中的危险系数。通常需要高空作业,所以一定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是工程进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那些有经验的老员工,更是要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防止因一时疏忽,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加强工作人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每次设备上出现革新都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在第一时间掌握技术要领,使人员综合能力能够跟上技术的更新。

  3、建立健全输配电线路管理制度

  3.1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3.1.1交接班制度

  制定交接班制度是保障准确处理交接工作内容的管理规范,其主要内容是依照规范的程序过程、时间、内容等进行交接,如果没有履行交接过程,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3.1.2线路巡查制度

  线路巡查制度其实就是对输配电线路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它包含4种巡视方法:故障巡视、定期巡视、特殊巡视以及夜间巡视。

  3.1.3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线路运行管理制度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时刻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供电安全性。为了线路运行能够深入落实,实行每条线路进行责任划分,指定人进行运行维护,不遗漏盲点和空白区域。

  3.2线路设备管理制度

  3.2.1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其设备缺陷可解释为在运行线路中达不到相关标准,而且处于非正常状态运行的器件。依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可将缺陷等级划分为Ⅰ~Ⅲ类缺陷。对于Ⅲ类缺陷,不会对输配电线路运行安全造成影响,罗列如月度计划或者是检修时进行处理;对于Ⅱ类缺陷,判断其严重程度,在15个工作日期限内进行消缺,采取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对于Ⅰ类缺陷,应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消缺,对于造成人身危害以及设备安全的缺陷应当天进行处理。对设备进行消缺时,必须严格遵守工作流程。

  3.2.2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缺陷并及时进行处理,将老化的、损坏的元件进行更换,对破损和有问题的元件进行修复,使线路恢复到原来健康的状态,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防范自然灾害措施

  雷击、台风、雨和雪等都属于自然灾害,根据大量数据分析,高压输电线路50%的故障是由自然外力造成的,在所有自然外力造成的故障中,由雷击造成占95%,可以看出雷击是线路故障的主要破坏力量。尽管配电线路采取了一定的防雷措施,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由于雷击对配电线路的破坏能力很强,采取单一的防雷措施不足以起到作用,要通过结合线路的实际状况,综合经济和技术手段,选用多种防雷方法,提升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以下详细介绍。

  (1)进行降低配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在野外山区分布着大量的配电线路,其地质条件差,大部分的杆塔接地电阻不合格,许多杆塔接地电阻大于100Ω,导致防雷效果不好,容易造成线路的跳闸和停电现象。雷击区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Ω,重要的配电线路接地电阻应控制在10Ω之内。可以采取水平外延接地、选用降阻剂以及铺设水下接地设备等实现降低接地电阻。

  (2)自然现象对输配电线路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有些日积月累地对线路进行侵蚀,造成的损害不会立即显现,人们在初期就会进行补救,对人们的正常用电不会造成影响,如风吹日晒。但是,有些自然现象发生的比较突然,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损害较大,往往使线路不能正常工作,中断供电,而且维修上有一定难度,不能立即恢复线路,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雷击了。所以,我们在输配电线路架设的时候就要做好防雷措施。常见的防雷设施有三种:①架设避雷线,在遇到雷击的时候,避雷线可以帮助输配电线路分担一部分电压;②降低电线杆的接地电阻值,电线杆支撑着输配电线,雷击时可以导电,防雷效果比较明显;③在输配电线路上直接安装避雷器,这种方式效果最可靠、作用时间最长。

  5、防范单相接地故障措施

  (1)定期巡视树木和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组织人员对树木太靠近线路的进行修剪。(2)为了防止由于污闪造成的单相接地故障,需要经常清理绝缘子和瓷瓶的污染物。(3)选取性能良好、质量良好的支柱和绝缘子,安装的过程智能光进行耐压试验。

  6、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

  通常,大雨、大雪、冰雹等情况会严重影响线路的运行,使线路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线路维护人员应当时刻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凭借自己以及他人的经验,结合线路实际的情况,建立输配电线路的预警机制,当线路中相关的参数发生变化,发出预警信号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从而减小线路发生问题的概率,为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结束语

  当前社会,只有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才能提供优质可靠的绿色能源,有效地缩短停电时间降低线路损耗,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在“能源互联网”即将走进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之时,推广应用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新模式,旨在坚强稳健的网架结构,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赵培培.基于TOPSIS法的配网管理评价及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韩四化.某城市配电网升级改造方案设计与实施[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吴坤祥.浙江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4]刘晨光.10kV配电线路事故防范研究与探讨[D].山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