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急救车成了出租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31
/ 1

莫让急救车成了出租车

陈军

新泰孟氏医院急诊科 山东泰安, 2712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虽然人们的交通工具有了多样性,但面对网络信息的发达发展,人们对急救车的需求也变得更加普遍和日常,笔者作为多年的急救工作者,对目前阶段的急救现象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是病种多样性,急危重症常见,但相较于急危重症,小伤小碰的也很常见,甚至有的求救者身上没有任何伤情,也没有异常体征,只是为了出口气,有的甚至借助拨打120急救电话给别人施压,真到达现场后,病人拒绝上车,有的人甚至不承认拨打过急救电话,躲藏起来或者装成路人,给急救资源造成了很大浪费。

二是急救人员技术良莠不齐,有些单位的急救工作人员,根本不懂急救技术,把出车只是作为一个出诊的满足好奇心工作,没有急危重症的严肃性紧迫性认识,一旦遇到急危重症病号,连简单的处置都不会,不懂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护士开放不了静脉通道,大夫不懂急救技术,不会开放气道,不懂心脏按压,不会处置危情,使病人错失最基础的生命支持,为后期的治疗造成困难,甚至直接死亡。

三是急救站设置不合理,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反而路途遥远,造成病人求救困难,不便捷,一旦到达现场,病人情况已经恶化,无力回天,甚至密集的地方还存在恶意竞争,为了抢取病源,有的三家单位一起到达,造成了谁先到谁先得的局面。

以上几点,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他们没有对急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病人把救护车当成了单纯的交通工具,医疗机构也把救护车做成了抢夺医疗资源的工具,不光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同时也扭曲了急救工作的本质,要改变以上局面,可从以下几点作出调整。

一要合理布局,加强队伍建设,争取每个卫生院都能开通绿色通道,建立急诊科,培养一批懂技术本领强的专业人才,除了能处理本区域内的急救工作,还能够给病人提供便捷高效的转诊途径,这样比单纯的上级医院接送病人变病人直接由乡镇卫生院转诊到上级医院,节省了一半时间,为病人的救治成功争取到了更大的可能。

二要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对于多次干扰和骚扰急救工作的,甚至对医护故意寻衅滋事的,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素质教育,规范急救工作的严肃性。

三要对急救人员的业务培训,变理论多为实践多,多做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对一些不合格的急救站,要多督促,要勤检查,变定期检查为不定期抽查,增强医护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对存在弄虚作假的医疗单位,要给与一定的处罚和干预措施。

总之,急诊救护牵涉着千家万户的健康急救,是普通老百姓对医疗事业最普遍的需求,急救工作做好了,能够保障突发身体状况和急危重症的处置,做到早干预早治疗,减少了疾病的恶化,能取得最快最好的社会效益,改变有些地方把急救车当做出租车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