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手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成效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手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成效探析

申远华

长沙融城医院 湖南 长沙 410119

【摘要】目的:探究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手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成髓内固定组(观察组)与髓外固定组(参照组),每组3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住院时间相等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组的数据对比,髓内固定治疗疗效相对好于髓外国定治疗,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髓外固定手术;髓内固定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

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多数学者的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人群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同老年人骨质结构变化、骨量丢失等情况密切关联,由于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在此阶段极易出现皮肤组织或其他系统并发症,预后疗效较差,所以临床主要采取外科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占股骨近端骨折的 55%,主要发生在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高,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2种系统固定,即髓内固定系统(如 Gamma 钉、PFNA 等)和髓外固定系统(如DHS、LPFP等)。DHS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经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被广泛认为是有效的内固定物。为进一步明确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方式,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髓内固定手术与髓外固定手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成髓内固定组(观察组)与髓外固定组(参照组),每组35例,且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0岁到83岁,平均年龄(59.5±6.5)岁。参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9岁到80岁,平均年龄(58.6±6.2)岁。参照组和观察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能够耐受麻醉和手术。②临床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麻醉和手术;②要求非手术治疗;③无法配合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标准:①有外伤史;②典型临床表现;③体征:移位型骨折肢体呈短缩、内收、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按压或叩击大粗隆时疼痛加剧,髋关节功能障碍;④X线片、CT明确诊断粗隆间骨折。

方法

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手术,进行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参照组采用骨折开放复位DHS内固定(髓外固定),观察组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少数患者行小切口辅助骨折复位)PFNA内固定(髓内固定),具体手术步骤这里不作赘述.

评定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Harris评分。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及汇总,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类数据,通过 X²检验计数资料,同时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经卡方检验后,判断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性,P<0.05表明差异明显。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程度、住院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x±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观察组

35

16.0±2.8

81.9±12.9

81.9±12.9

参照组

35

21.0±4.1

99.7±15.9

99.7±15.9

t值

-

5.957

4.610

5.143

P值

-

<0.05

<0.05

<0.05

2.2两组 Harris评分比较

Harris 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 Harris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Harris评分(分)

观察组

35

89.5±5.9

参照组

35

87.9±6.5

t值

-

1.078

P值

-

>0.05

3 讨论

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案越来越多,常见方式包括人工关节置换术、髓内钉固定术以及钢板固定术等,通过安置合理固定系统以保证可靠的复位状态,从而促进局部功能迅速恢复。但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合理术式选择临床仍有不同意见,林凡国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了DHS术与PFNA术两种治疗方式,结果表明,PFNA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满意,临床可首选该种手术方案。马骁等分别采用DHS术与PCCP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指出PCCP术可减轻手术损伤程度,更适合作为首选。在本研究中,髓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其原因包括操作简单,切口微创,软组织剥离少。在进行髓内手术之前,通过牵引床已基本完成骨折复位,并且将 C 型臂 X 线机置于易于透视且不影响手术操作位置,手术实际操作人员可仅为主刀一人,以上措施均明显减少了术中等待时间,间接减少了手术出血量。而 DHS 固定组通常需要逐层切开,显露骨皮质以置入内固定物,术中需要助手配合显露手术视野,故而手术时间更长、失血增加。老年性骨折骨愈合过程比较缓慢,而且患者往往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更需要尽快手术,以获得稳定的复位,牢固固定,早期活动,尽快恢复肢体功能,降低病死率。而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1)骨折类型;(2)骨质量;(3)断裂;(4)内固定;(5)固定的位置。这些因素有骨科医生决定的有三个因素。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决定性的因素是内固定的选择,选择髓内固定更具有优势。文献报告良好的内固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强大稳定的固定并易于操作;(2)降低股骨头切割,减少内固定松动率;(3)压缩技术,促进骨折愈合,加快骨折愈合速度;(5)微创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早期活动综上所述,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并且可大幅度减轻患者损伤程度,具有良好应用价值。此次研究中,通过两组的数据对比,髓内固定治疗疗效相对好于髓外国定治疗,髓内国定治疗可大幅度减轻患者损伤程度,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坛珠,张保焜,莫小联, 等.极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髓内和髓外固定疗效比较[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7,3(1):17-21.

[2]李龙建.DHS、PFNA 2种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0):67-69.

[3]张仕兵,周中,谢林, 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6,7(3):66-67.

[4]谈中文.PFNA 与 PCCP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1):57-59,73. .

[5]刘宝帅,湛川,赵玉龙.反向微创内固定系统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股骨粗隆外侧壁破裂回顾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7):735-740.

[6]徐玉春.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及安全性[J].江苏医药,2016,42(24):2737-2738.

[7]杨泽宇,曹志斌,李培源, 等.三种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56例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