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对 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对 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学婷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辽宁大连 116011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共60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91.5±1.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70.7±4.25)分,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3.33%)。结论:对于COPD患者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大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以护士为主导;慢病管理模式;COPD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1],多发于老年患者,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三凹征等临床病理表现[2],患者持续发病,病情反复且时间持续较久,需要持久的治疗,严重影响患者自身日常生活,病情反复与长期治疗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不愿继续治疗等负面情绪,从而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3]。为让治疗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健康,治疗前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前术后的痛苦,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提高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还可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共60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60例COPD患者,都是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1例、19例,其患者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59±4.7)岁,患者病程2年-10年,平均5.2年。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9例、11例,其患者年龄为55~72岁,平均年龄(58±5.6)岁,患者病程2年-10年,平均5.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构成比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下:护理人员定时进行病房通风换气,并进行病房消毒,保持病房恒定温度26℃,维持一个温暖恒定的环境,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病情交代及注意事项,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1.2.2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内容如下:①结合患者自身护理需求及护理质量管理内容等进行建立专业化护理慢病管理模式。②根据患者所在病区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及护理人员年龄、资历等条件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分组管理,相应分配护理人员固定的病人,保持护理人员高效且保证质量的进行护理工作。③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性,保证患者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④护理人员及时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应沟通工作,对患者病情及家庭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做好患者护理反馈工作,对护理期间存在或潜在的问题进行改进。⑤对已出院患者,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1个月、2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方法,对相关疾病恢复情况进行自己检测并记录,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汇报,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反馈的相关数据资料,对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若患者出现病情波动或恶化情况,护理人员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就医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

1.4效果评定:生活质量情况判定:护理人员从四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分:用药安全、健康饮食、健康心态及相关指标测量,每项共25分,满分100分。护理满意度判定:通过医院自制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共包含四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工作管理质量及护理人员沟通质量)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

1.5研究方法: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91.5±1.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70.7±4.25)分,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n)

用药安全

健康饮食

健康心态

相关指标测量

合计

对照组

30

18.2±2.1

16.3±5.2

18.3±5.4

17.9±4.3

70.7±4.25

实验组

30

22.5±1.8

23.4±1.1

22.5±1.3

23.1±1.5

91.5±1.4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3.33%),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30

13(43.33)

9(30.00)

8(26.67)

73.33%

实验组

30

15(50.00)

12(40.00)

3(10.00)

9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逐步增加,传统的护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在针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相较于常规护理工作具有诸多优点。

根据本研究数据可知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91.5±1.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70.7±4.25)分,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3.33%)。

综上所述,对于COPD患者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大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晓梅.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5(29):195-195.

[2]萧远英,李芸,胡秀梅,等.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0):1235-1237.

[3]韩佳.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护理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8):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