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应用中医治疗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应用中医治疗的疗效观察

邢曙辉

鸡西市鸡冠区邢曙辉中医诊所 1581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5例研究组与参照组25例,参照组接受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联合中医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脏射血分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安全可靠,可兼治标本,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促进康复,值得采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应用;中医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表征为呼吸困难,乏力,体液潴留等,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该疾病,常规西药可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但服药后会诱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延长患者康复时间。为了找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次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指标,分析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5例研究组与参照组25例,参照组接受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联合中医治疗方案。纳入标准: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断符合心肾阳虚证;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患者。研究组最大你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54岁,中为年龄为(67.8±2.1)岁;男性14例,女性11例;参照组最大你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54岁,中为年龄为(65.8±2.1)岁;男性13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对中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西药治疗方案,即对患者予以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等。

研究组联合中医治疗方案:基础方药尾肉桂8g,甘草10g,益母草10g,人参10g,车前子10g,附子10g,生姜15g,葶苈子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25g,黄芪25g。水煎服,取300mL药汁,分早中晚各三次服用,每次100mL,餐后1h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

1.3 评定指标

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指标。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患者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脏射血分数。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院收治的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临床指标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t检验,以5df87c2a79179_html_278849f42ca1ed7e.png 形式展开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研究组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脏射血分数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

1 比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5df87c2a79179_html_278849f42ca1ed7e.png

组别

例数

脑钠肽(pg/ml)

左室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ml)

心脏射血分数(%)

参照组

25

611.38±177.06

49.20±5.26

60.16±4.38

50.61±4.10

研究组

25

508.20±158.45

59.90±8.78

65.70±5.70

56.80±3.20

t

2.1807

5.2271

3.6447

5.9508

P

<0.05

<0.05

<0.05

<0.05

2.2 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

2 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例(%}

组别

例数

呕吐

头晕

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照组

25

2

5

28.00

研究组

25

0

1

4.00

X2

5.3571

P

<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诱发因素主要与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细胞体液因子系统,心室重构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与久病劳倦,饮食,病后体虚,情志失调,外邪等因素有关,表征为水饮,痰浊,血瘀等,因此,中医常采用利水,补肾阳为主要治疗原则,本组所采用方药尾真武汤,方药中肉桂具备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黄芪具备改善患者血压的功效;人参具备强化患者心率的功效;生姜可起到强心的功效;白术具备利尿的功效;白芍具备增加冠脉血液供应,扩张血管,镇静及镇痛效功效;茯苓具备利尿,心肌收缩的功效;附子具备强化集体心脏血液供应的效果,甘草具备调节药物的功效;益母草具备利水渗湿的功效;葶苈子具备化气行水,温阳散寒,泻肺平喘的功效,诸药合用可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可兼治标本,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基于此,本次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指标,分析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经过本次数据研究可见:研究组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脏射血分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综上所述,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安全可靠,可兼治标本,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促进康复,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 赵振霞,王进,赵振敏, 等.温阳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5):463-466.

[2] 姜海鹏.强心保元汤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健康前沿,2016,23(6):19-20.

[3] 郭磊磊,何元红,徐丽, 等.加味四逆汤对慢性心衰心肾阳虚证的肾功能保护作用[C].//201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医学院%,2017:128,130.

[4] 寇耀君.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347-347.

[5] 孟宪亮.健脾温阳利水法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20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3):10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