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 2015年 ~2017年细菌耐药及抗菌药使用情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我院 2015年 ~2017年细菌耐药及抗菌药使用情况研究

杨春兰 杨云 罗飞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637000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2015年~2017年细菌耐药及抗菌药使用情况研究。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查询科室抗菌药2015年~2017年使用情况,分析主要抗菌药使用频率及主要耐药菌检出率。结果 各科室抗菌药使用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主要抗菌药为头孢米诺钠针剂、头孢替安针剂、头孢硫脒针剂、头孢唑林针剂、头孢地尼胶囊;2015年~2017年头孢地尼、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米诺钠针剂DDDs分别增长21.03%、29.31%、42.00%,P<0.05;检出耐药菌主要有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泛耐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结论 院内近年主要抗菌药物使用变化不大,使用强度普遍走低,个别抗菌要使用频率上升,要继续加强抗菌药监管,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出现。

【关键词】细菌耐药;抗菌药;用药管理

抗菌药被广泛用于细菌感染治疗,为人类健康提供保障。但抗菌药不合理使用及滥用是目前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突出表现在临床不合理用药导致头孢菌素类抗菌效果减弱[1]。笔者分析2015年~2017年院内常用抗菌药及细菌耐药性,为今后抗菌药进一步管理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取笔者所在医院信息系统2015年~2017年抗菌药使用情况,包括妇产科、肿瘤科、外科、儿科、内科、中医科使用抗菌药数量、规格、名称等,分析病原菌耐药数据。标本分离源自患者切口渗液、脓液、痰液、尿液及血液等。

1.2方法

对抗菌药采购金额排序,统计用药频率(DDDs),DDDs=消耗量/限定日剂量(DDD),DDDs值与使用频率呈正比。DD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治疗学、解剖学、化学分类法编码中药物DDD值为准,未记载药物参考使用说明书[2]。计算DDDs增长药物近年增长率,计算药敏试验检出的主要耐药菌检出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我院2015年~2017年采购金额排序前7位抗菌药见表1;2017年与2015年相比,头孢地尼DDDs增长21.03%,头孢哌酮他唑巴坦DDDs增长29.31%,头孢米诺钠针剂增长42.00%,χ2=6.14(P=0.0464)。

2 2015~2017年我院前7位抗菌药使用情况(%

药名

2015年

金额排序

2016年

排序

2017年

排序

DDDS

构成比

DDDS

构成比

DDDS

构成比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针剂

830

0.82

7

9802

9.65

6

6520

7.36

6

莫西沙星针剂

572

0.57

6

1774

1.87

7

842

1.44

7

头孢地尼胶囊

8924

9.35

5

10572

10.34

5

10852

9.65

4

头孢唑林针剂

735

0.77

4

943

0.95

4

1021

1.01

5

头孢硫脒针剂

3251

3.57

3

3115

3.20

3

3328

3.35

4

头孢唑林针剂

3144

3.44

2

2365

2.68

2

3524

3.02

2

头孢米诺钠针剂

1440

1.45

1

2041

2.01

1

2253

2.30

1

2.2 2015~2017年,妇产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80.23、64.35、60.20;儿科为37.54、36.54、35.32;内科为50.20、47.52、40.03;外科为29.20、28.36、26.87;肿瘤科为36.41、29.74、23.54;中医科为40.20、37.21、36.24。

2.2分离菌株6302株,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检出52种细菌(1750株),耐药菌378株(21.60%)。主要耐药菌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43.2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6.20%)、泛耐鲍曼不动杆菌(36.01%)、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5.32%)。

3讨论

通过调查各科室2015年~2017年抗菌要使用情况发现使用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妇产科由80.23降至60.20,该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得到明显控制,提示近年来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在该科室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其使用强度仍然明显高于其它科。考虑是病房、手术室、产房无菌条件要求仍然不够严谨,一些妇产科工作者认为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等疾病更为保险。

从我院2015年至2017年前7为抗菌要采购及使用频率来看,头孢米诺钠针剂采购金额一直居于首位。头孢米诺是头霉素类,为限制级抗菌药,与三代头孢有类似抗菌作用,主要用对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脆弱杆菌有强大抑制和杀灭作用。院内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多,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因此该药使用较多;此外本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导致该用用量增加[3]。2015年~2017年头孢米诺钠针剂DDDs增长42.00%,是增长最多的抗菌药。头孢哌酮他唑巴坦DDDs增长29.31%,这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外伤感染患者增多。该药对青霉素霉有较好稳定性,多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等。头孢地尼对肠杆菌类细菌有突出抑制和杀灭效果,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在社区获得感染中应用增多,具有方便、高效、安全等优势,因此使用频率增高,2015年~2017年DDDs增高21.03%。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是肠杆菌看产ESBLs代表菌,主要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耐药,耐药率高达100.00%。这是因为广谱抗生素,尤其是临床广泛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光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高了细菌对抗菌药的额耐药性[4]。提示尤其要注意合理用药,延缓或减少耐药菌产生。

近年来我院个别抗菌药使用频率增高或居高不下,不合理用药导致细菌耐第三代头孢菌素药增强,要重点控制妇科抗菌药使用强度及头孢菌素类当抗菌药使用。

参考文献

[1] 菅凌燕,何晓静,于莹等.分析我院抗菌药的管理策略与应用情况[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5):386-388.

[2] 张小江,郑波,吕媛等.2012年度全国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来源细菌耐药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2(11):970-975.

[3] 王明明,王婧雯,楚建杰等.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使用情况与细菌耐药分析[J].中国药师,2014,23(11):1901-1903,1909.

[4] 吕媛,郑波,崔兰卿等.2012年中国三级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5(11):976-983.

杨春兰,女,重庆,大学本科,医院药学,药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