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史坛芳 1 宋兆刚 2 鲁窕窕 3

山东青岛市即墨区结核病防治中心 外科 266200 山东青岛即墨市田横卫生院 内科 266211 山东青岛 即墨区结核病防治中心 护理科 266200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选择我胃肠外科在2017年接收的手术患者100例,按照患者手术部位是否感染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两组,分析组为感染患者,对比组为未感染患者,每组有50例患者,随后通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方式(具体包括患者年龄是否超过60岁、手术时间是否超过60分钟、术中是否出现低温现象、是否患有合并病症、术前备皮操作是否合理),来总结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结果:分析组患者和对比组患者在患者年龄是否超过60岁、手术时间是否超过60分钟、术中是否出现低温现象、是否患有合并病症、术前备皮操作是否合理资料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为了避免胃肠外科患者出现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症状,医护人员需要在分析感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方式。

关键词:胃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方法;治疗方法

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是胃肠外科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并且患病率较高,据统计,有将近70%的胃肠外科患者会出现手术部位感染症状,一旦患者出现此类型并发症,不但会影响手术效果,还会耽误患者后期康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由此可见,针对胃肠外科患者,医护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治疗方式。为此,本文选择我胃肠外科在2017年接收的手术患者100例,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胃肠外科在2017年接收的手术患者100例,按照患者手术部位是否感染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分析组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年龄在23-75岁之间,胃部手术患者30例,结直肠手术患者20例;对比组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23例,患者年龄在22-75岁之间,胃部手术患者31例,结直肠手术患者19例。

1.2实验方法

通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方式,来总结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影响因素。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选择的观察指标是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体包括患者年龄是否超过60岁、手术时间是否超过60分钟、术中是否出现低温现象、是否患有合并病症、术前备皮操作是否合理。

1.4数据处理

本次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组患者和对比组患者在患者年龄是否超过60岁、手术时间是否超过60分钟、术中是否出现低温现象、是否患有合并病症、术前备皮操作是否合理资料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详见表1。

表1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n(%)]

项目

患者年龄超过60岁

手术时间超过60分钟

术中出现低温现象

患有合并病症

术前备皮操作不合理

分析组(n=50)

35(70.00)

38(76.00)

27(54.00)

39(78.00)

30(60.00)

对比组(n=50)

18(36.00)

23(46.00)

8(16.00)

18(36.00)

12(24.00)

8.15

9.89

11.56

9.15

11.56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据本次实验数据显示,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影响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患有其他并发症、术前备皮操作不合理、术中出现低温现象。具体而言,患者年龄越大表示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越低,其抵抗感染并发症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

[1];手术时间较长表示患者的暴露时间越长,加大了手术室空气细菌侵蚀患者手术伤口的概率;患有其他并发症会降低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部分并发症还会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并且造成感染;术前备皮操作不合理,如果医护人员选择在术前一小时进行备皮操作,则容易出现皮肤损伤现象,进而滋生细菌;术中出现低温现象,术中低温指的是患者体温低于36℃,术中低温现象会提高患者心率变化,进而降低免疫功能,同时会引导多核白细胞向感染位置移动,进而增加了感染概率[2]

为了避免胃肠外科患者出现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症状,医护人员需要在分析感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方式,具体如下。第一,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情,以及是否患有并发症,以此来评估患者的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并结合患者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第二,合理完成术前备皮工作,术前备皮工作需要在手术进行当天完成,但是不宜过晚,如果手术操作不需要剔除毛发便不要剔除患者的毛发,并且要确保备皮操作的准确,避免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3]。第三,建立好手术流程和标准,在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在结合患者病情、手术类型、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手术流程,在保证手术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缩短手术时间。第四,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护理人员需要应用最为合理的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处理方式,并结合患者的手术伤口类型和长度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感染预防及治疗[4]。第五,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严格监测,需要重点监测的患者身体指标有心率和体温,一旦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低温现象,护理人员需要立即将其报告给主治医师,并协助主治医师采取解决方式,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尽量减少患者在术中的暴露面积和时间,并合理调整手术室温度,尽量将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并对注射液体和血液进行加温处理。

参考文献:

[1]左洪生.探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4:2358.

[2]花红碧,许世康,曹能琦.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内手术部位感染的引发因素及防治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9:123-124.

[3]牛兰军.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3:544-545.

[4]王文.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