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杨正和 1 庞吉年 2

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宿迁运维站 江苏 宿迁 223800 2. 国网 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推进,继电保护技术也要一同发展。供电企业一定要认识到继电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加强对其的研究,同时要不断对研究成果进行检测,确认能够满足智能电网运行需求,提高其安全性。

关键词:智能电网环境;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1导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我国在电网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在不断增多,而相较于传统电网而言,智能电网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能够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力需求。

2智能电网特点

(1)自愈性。智能电网具有实时、线上、连续的安全评估与分析能力,提升报警与防控能力、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系统自我恢复能力。(2)兼容性。兼容可再生能源的有序、科学接入,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接入实现与用户的交流互动,适用用户多元化电能需求并提供用户增值服务。(3)经济性。兼容电力市场运行与电力交易,资源分配、节约电网消耗、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第四,集成化。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统一的平台与模型实现规范化、精细化控制。(4)相同装置环境下,以往变电站继电保护多采取接点直接跳闸,智能变电站选择GOOSE网络,信号通过网络输送至智能终端后跳闸。系统稳定性越高,运行检测扩建则更强。(5)以往变电站保护设备,输送信号是通过GOOSE协议展开网络输送。而智能变电站设置优先级别,通过GOOSE报文输送。保护人员能够经过全组传动实验,检测变电站保护装置输送信号准确度并实时输送。(6)光纤数字电流、电压信号输送影响着检测数据同步性测验,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变压器差动保护、母差保护等,应对各种同步间隔数据展开检验。(7)光纤以太网通过对误码率与光收发构件功率展开检测,从根本上确保物理连接准确性与稳定性。检测时能够进行网络分析仪、网络负载模拟设备等展开。第八,合并单元检测的目的是检查能否有效输送一次电流与电压信号。智能终端检测的目的是是否正确输送信息、控制设备、保护报文等,从而展开相关处理。

3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意义

在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总量多、增长速度快等特点,因此我国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区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我国供电企业当前正面临着巨大的供电压力,而智能电网的建设正是缓解当前供电网络的压力,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增大供电量。经过长期以来的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获得了较大地进展。但在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电网相似,智能电网也会出现一些故障以及失效的情况,而机电保护技术正是一项可以有效改善这些情况的技术手段,提高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电网发生突发性故障或是失效时,自动对故障的设备进行切除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尽快使电网恢复正常运行的状态。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保障电力用户在用电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也降低供电企业在供电过程中承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继电保护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继电保护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4.1智能传感技术

在继电保护技术中,对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可提供多种保护方式,所运用技术手段也不尽相同。便于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对多个环节进行控制。其中,智能传感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被普遍应用,其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通过相关技术对其中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并分析,保障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再此项技术中,需要对其变压器中的电流、电压进行设置,并安装了温度传感器,通过该项技术设备,对电网传输过程中的电流、电压进行监控,保证其在正常的参数范围内稳定运行,继而对智能电网在实施过程中起到保护的作用。

4.2广域保护技术

运用广域继电保护技术,在电网运行中可更快检测出问题所在,并利用智能技术手段进行解决,在对继电保护中更具高效性。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广域中的信息进行读取,分析其数据是否准确无误,从而达到对电网运行更好保护与监控。其主要优势为对电网运行能够实现有效的自动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智能化管理,使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并且在对电网运行的保护过程中,其反映速度比较快,对信息的分析能力较强,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运用自动化技术做出相应的处理。

4.3保护系统重构技术

利用保护系统重构技术,实现对电网运行的整体系统进行合理监控,使继电保护技术与电网运行系统有效结合。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的运作,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极端保护系统,使之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保护系统重构技术,是指当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为严重,导致相关继电保护设备无法正常运作时,使用系统重构技术,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修整,不断完善继电保护技术体系,保证对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5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5.1数字化发展

随着我国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智能电网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其中,对电能资源的采集、传递与控制方面都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保障智能电网技术稳定性的发展。因此,在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中,实现数字化发展是其主要发展趋势,也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要求。目前,随着我国对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已经不断趋向于数字化发展,在智能电网技术中得到有效运用[3]。例如:智能电网技术中的互感器装置,通过一定手段,在对电网运行过程中感应到的问题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展现,从而发挥了继电保护功能。

5.2自动化发展

在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目前来说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对智能电网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只能对事先设定的保护路线进行保护,对其他阶段则没有办法实现继电保护手段,在智能电网的整体运行中,并不能保证其整体系统都处于相对安全的保护模式中。因此,在继电保护技术中,应不断完善其自动化发展,加强对智能电网的整体控制,实现全方位进行智能保护,确保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

5.3广域化发展

在继电保护技术中,运用广域保护的方式对电网系统进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该技术已得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应加大广域化发展,在电网系统中设置多个环节进行广域化保护,对其不同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保证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利用广域化技术手段,可更加快速发现问题并解决,可促进电网运行的高效性,在智能电网技术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6结语

总而言之,电网的智能化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电保护技术有助于确保电网运行稳定、安全,确保智能电网走向高质量发展。在今后发展中应加大对继电保护技术研究,进一步保证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笔者分别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重要性、智能电网继电保护面临的挑战、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升级多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起到帮助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苏.试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18):59-60+63.

[2]肖德仁.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新技术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8(08):126-127.

[3]金瑜孚,宋易平.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24):111.

[4]潘青艺.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