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1 韩俊 2 李菁( 通讯作者)

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辽宁大连 116000 2.大连市血液中心财务科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血压及心率在麻醉前、拔管10分钟无明显差异(P>0.05),在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苏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联合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安全系数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直肠癌;根治手术

直肠癌属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手术难度较大,有相关数据显示,该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以直肠癌根治手术为主,其主要是通过切除肿瘤达到治疗效果[1]。但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因耐受性不高,因此对麻醉的要求较高,常规的全身麻醉效果较差,不良反应较多,为提高麻醉效果,我院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方式,本文对36例直肠癌患者实施两种麻醉方式联合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实验知情且签署合作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36例。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2.21±5.42)岁,体重53-79kg,平均体重(59.62±5.62)kg;观察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1.24±3.89)岁,体重52-78kg,平均体重(54.23±4.97)kg,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前0.5h给予两组患者lOOmg鲁米那、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以右美托咪定0.25μg/kg+舒芬太尼0.2mg/kg+依托咪酯0.3μg/kg+维库溴铵0.1mg/kg作为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丙泊酚4~6mg/kg和瑞芬太尼0.2-0.4mg/kg持续麻醉,间歇使用维库溴铵,保持肌肉松弛。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侧卧位,垂直进针于T11与T12间隙,给予3mL2%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试验,确认无异常后,注射13mL2%利多卡因,麻醉平面在T8-L2,全身麻醉诱导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硬膜外间断注射2%利多卡因。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血压、心率(麻醉前、插管时、切除后、拔管时以及拔管10分钟),以及苏醒疗效(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清醒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显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阶段血压及心率比较

对照组血压麻醉前(82.84±6.75)mmHg,插管时(90.25±7.48)mmHg,切除后(93.29±4.19)mmHg,拔管时(94.71±7.52)mmHg,拔管10分钟(85.51±6.42)mmHg;心率麻醉前(81.32±11.48)次/min,插管时(92.54±13.24)次/min,切除后(93.64±11.47)次/min,拔管时(95.94±12.14)次/min,拔管10分钟(83.29±11.74)次/min;观察组血压麻醉前(82.84±6.82)mmHg,插管时(82.15±5.79)mmHg,切除后(81.64±4.84)mmHg,拔管时(82.52±5.34)mmHg,拔管10分钟(84.94±6.92)mmHg;心率麻醉前(81.42±12.18)次/min,插管时(81.27±11.39)次/min,切除后(75.22±9.02)次/min,拔管时(78.64±11.45)次/min,拔管10分钟(82.84±10.82)次/min;结果显示,两组血压及心率在麻醉前、拔管10分钟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苏醒疗效比较

对照组睁眼时间为(8.45±3.21)min、拔管时间为(10.35±4.12)min、意识清醒时间为(12.31±3.02)min;观察组睁眼时间为(4.52±1.26)min、拔管时间为(7.23±2.16)min、意识清醒时间为(7.21±2.14)min;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苏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直肠癌的发生率逐渐上升,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但因受术式要求以及患病人群的特殊性,术中患者血压、心率等的波动较大,因此术中对麻醉的要求较高,临床常用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但该麻醉方式操作繁琐,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麻醉效果不明显,安全性须进一步提升。硬膜外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来阻滞脊神经根,暂时性麻痹其支配区域的麻醉方式,其主要通过加强迷走神经兴奋、阻滞交感神经发挥麻醉效果,目前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有相关探究表明,两种麻醉方式结合应用,效果更为显著[2]。为进一步证明,本文以我院收治的36例直肠癌患者实施两种麻醉方式结合的方式,结果表明,两组血压及心率在麻醉前、拔管10分钟无明显差异(P>0.05),在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苏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向锋,吴华彬.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2):2036-2038.

[2]王馨,孙艳斌,秦博文,等.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J].河北医学,2016,22(5):812-814.

通讯作者:李菁(1978年01月),女,汉族,辽宁大连市,高级会计,大连市血液中心,从事会计管理和数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