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麻展飞 王琪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针对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的现状,为有效缓解监管力量不足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矛盾,提出了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方法。该方法通过筛选影响企业职业卫生水平的主要因素,建立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为实现职业卫生差异化监管提供技术手段,从而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效率。

【关键词】职业卫生; 分类分级; 综合指标体系

国家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卫生监管对象与监管人员数量配备不足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寻求一种简单易行的企业分类分级评价方法,有效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效率无疑成为很好的解决方式。

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共存的作业场所,我国的有关研究如不同的化学毒物、化学毒物与噪声、噪声与高温等,主要是从实验的角度对某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存的情况进行探讨; 况且,目前已建立的常见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在评价多种化学毒物的联合作用方面,也发展了等效曲线法、多元回归方程系数等方法。但是,由于上述研究较为复杂,离真正的应用还存在不小的距离,从而导致国内对用人单位分类分级监管的研究以及上海、深圳等地区制定的管理办法,在实践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其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拟研究一套简单实用的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企业能依此自我进行职业病危害程度的评价,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能够依此构建差别化的监管模式,以期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以及缓解监管力量不足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矛盾,提高职业卫生的监管效率,从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1.方法建立

1.1企业职业卫生调查

职业卫生调查是分类分级的基础。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基本概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空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 含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落实、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职业病防治经费使用)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职业健康监护等。

1.2职业卫生分类方法

根据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或) 强度、危害因素自身危害特性、接触人数、接触危害作业的等级等因素,将可能存在和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分为三类: 职业病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较重和职业病危害严重。

1.3职业卫生分级方法

基于“德尔菲法”( Delphi) 的基本原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采取独立填表赋分的形式进行咨询,然后依据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最后筛选出职业卫生管理、暴露风险、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4项一级评定指标,以及76个细化要素组成的二级评定指标。其中,职业卫生管理,包含 30 个评定指标,分值占总分值的 20%; 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包含 8 个评定指标,分值占总分值的 34%; 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措施,包含 26 个评定指标,分值占总分值的 36%; 职业健康监护,包含12 个评定指标,分值占总分值的10%。

对于暴露风险评定指标,选取粉尘、化学性毒物、噪声、手传振动、高温、低温、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这八类危险有害因素。对于每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基于危害接触人数和危险有害因素浓度(强度) 的风险矩阵,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其中,对于生产性粉尘、化学物质、高温和低温四类危害因素的风险矩阵中,定义了危险程度系数k,依据生产性粉尘和化学物质自身危害特性,以及接触高/低温劳动的体力劳动等级给予不同分值,综合判定上述类型危险有害因素的暴露风险。

1.4 职业卫生分级计算方法

企业职业卫生分级标准满分为 1000 分,按照评定要素逐项检查,依据评分标准进行扣分,直至本项分值扣完。评定过程中,评定项有不涉及的,该项记为“-”,其总分计算方法如下:

5df6d6416c02c_html_3c2e33ff98b81ed5.png

其中,暴露风险总分为340分,由生产性粉尘、化学物质、噪声、手传振动、高温、低温、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八类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风险值组成。危害因素暴露风险得分值计算方法如下:

5df6d6416c02c_html_2908ea00e505d69a.png

注: ①当计算粉尘、化学物质、噪声三类危害因素暴露风险值时,应考虑产生上述几类危害的物质或源不止一种,计算时均应考虑;②Wj是指对第i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第j种危害物质或源进行布点检测后,其检测所得结果依据对应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矩阵进行扣分的检测点数量与该危害物质或源检测点总量之比; ③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暴露得分值最低为0分,不倒扣分; ④∑Njk×Wj所得数值取整。

按照职业卫生分级评定表进行评判打分后,根据表 2,对企业进行分级,得到 A、B、C 三个级别。

5df6d6416c02c_html_2969c03950208f25.png

2.讨论

本文通过对企业职业卫生的全面调查,筛选了影响企业职业卫生水平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将企业职业卫生水平分为 A、B、C 三个等级。该研究不仅考虑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自身的危害特性,还考虑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作业人员的接触时间等暴露风险和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的影响,且对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存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指标评价与等级划分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可操作性。

该方法有助于反映企业职业卫生整体水平,对于加强企业自身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对企业职业卫生水平的分类分级,为实现差异化监管提供了技术手段,有助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有效配置目前尚不充足的职业卫生监督资源,探索建立职业卫生监督的长效管理和评价运行机制。然而,该研究还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进行修正与完善,以达到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李凤,马景涛. 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06):22-25.

[2]刘丽芬,梁嘉斌,王致,邓颖聪,张海,刘移民.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分类在评价项目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01):14-17+22.

[3]张忠彬.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04):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