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真实反映台区线损情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真实反映台区线损情况

董维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同时也是电力系统管理运营和技术生产的重要依据,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影响着能源的利用,是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由于低压台区的电网结构和用户性质比较复杂,因此给台区的线损管理增加了难度,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不断发展,台区线损的治理需要做出改变,因此结合我国目前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优化台区线损治理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治理

随着用电采集系统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台区线损治理的情况,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台区线损治理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台区线损治理的现状,对台区线损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概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自动对用电量数据进行采集,实现控制和管理负荷,可以达到低压抄表、防止用电盗窃等目的。可以定期统计、结算数据。主要目的是有序的对用电监测与收费结算等,从而判断线损情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极大的减轻人力成本,自动分析与监测,有效促进线损管理工作的进行。目前来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许多模块组成,和原来的电力系统模块组合,可以产生具有负荷管理功能的模块、用电量采集模块、监测模块等,实现信息管理工作的一体化。

台区线损管理也称为"分台区的管理",它是专口用于统计、控制和分析公用的配电变压器供电范围以内线损的一个控制管理的方法,是线损四分管理(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基层供电公司营销管理当中线损管理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方式。分台区线损统计能够及时有效地监测低压配电线路线损构成和所在台区内用户电量的突变情况,为台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控制窃电现象的发生提供依据,并进一步为业扩及配电网的改造提供计算资料。

基于用电信息釆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是指本着解决台区线损实际问题的目标出发,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禮盖、全采集、全费控”的特点,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功能,运行层次分析法将不同状态的台区进行分类,从而构建台区线损管理指标体系,构建“层级递进”和“分而治之”的管控方案,并通过“统一平台”实现推动台区良态递进的管理模式。

2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措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电能表已经基本更换完毕,目前在运的电能表大都能实现远程采集、抄表、通信等功能,通过手机GPRS芯片无线传输,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抄表准确性、及时性。

借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随时调取客户的电压、电流、电能量、表码、功率因素等数据,通过系统比对分析,能迅速定位到“问题”客户,使漫无目的的现场摸排变为有针对性的系统巡查,促进反窃电工作再提升,大大缩短排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通过电压数据排查。通过采集系统导出电压异常客户,分析电压异常原因,能迅速排查失压、欠压客户,核实后直奔现场落实症结。经多次实践证明,采集系统反映的问题和现场情况基本一致。

二是通过电流数据排查。针对高压客户,通过比对三相电流平衡程度来分析电流是否异常,时常出现负向电流、零电流、三相平衡度较差等情况均应纳入现场稽核对象。

三是容量信息数据排查。通过比对营销业务系统运行容量和实际运行容量,迅速锁定“超容客户”和“私自启用客户”,从而大大缩小排查范围,反窃电和违约用电排查效率大大提升。

四是电能量数据排查。通过日冻结电能量比对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判断是否存在改动表计内部结构,是否存在改变电压和电流功率因数角等行为,也可用此法判断客户是否超容用电。

五是通过终端频繁强制上下线排查。通过用电信息采集大数据系统,密切跟踪采集终端上下线问题,锁定窃电嫌疑客户。在实际工作中,微山县供电公司反窃电人员利用终端频繁强制上下线这个特点排查出了一户窃电嫌疑客户,其通过高频干扰使表计和采集器强制下线,表计处于宕机状态,从而造成高达-89%的误差率,属于典型的新型窃电案件。

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措施实例分析

3.1案例一:关口互感器倍率档案异常

某台区的变压器容量是315kVA,根据统计,该台区下低压用户表的数量为203,根据系统档案发现,该台区关口互感器的倍率是30倍,常态下台区抄表的成功率为98.52%,200个。在2015年6月17日之前,该台区的线损率高达-213%,为显著异常;经由排查,变压器互感器变比改为100倍,完成调试工作后,台区线损率达到了6.76%,效果十分明显。

3.2案例二:台区户变关系异常

一小区内共存在两个台区:A台区和B台区,台区配变都是630kVA。其中,A台区下低压用户表的数量为160,B台区下低压用户表的数量为21(注:三相用户较多)。当前,该小区两个台区均完 成的智能表的全覆盖工作,据调查,A台区抄表的成功率为95~98%,B台区抄表的成功率为100%;A台区线损是负损,B台区线损则呈现为高损,具体见图2。基于此现象,对台区的户变进行了统一的梳理,结果显示A台区下存在8块表计属于B台区,因为变压器的共零条件使得这8块表计中的一部分出现串抄成功的现象,但是这一成功率的稳定性并不高。现将上述8块表计均调整回B台区,其后两个台区的抄表成功率都达到了100%,而线损也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3.3案例三:关口计量装置故障

某台区的变压器容量是315kVA,电流互感器倍率是100倍,该台区下低压用户表的数量为36,抄表的成功率达到了100%,线损率为-9%。根据系统的调查分析,发现该台区的电流互感器倍率正常,后对其负荷曲线展开调查,发现A相电压为170V,属于是严重低电压,但是智能电能表并未显示这一情况。根据排查发现,A相严重低电压的引发原因为联合接线盒出现锈蚀问题,造成接触不良,经过处理,A相电压恢复,线损合格率也达标。

3.4案例四:部分用户计量装置故障

某台区的变压器容量是315kVA,电流互感器倍率是100倍,该台区下低压用户表的数量为166,抄表的成功率达到了99.4%(注:1户未能够成功抄表),线损率为21%。工作人员针对未能成功超表的用户展开了现场核查工作,发现该用户为用电大户,因为计量装置出现了故障,致使用电信息未能够进行及时的计量,远程采集失败。基于此,将该用户的电能表更换后,抄表成功率达到了100%,台区线损处于正常范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能表的覆盖范围日益扩大,进一步推广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日线损分析、管理得以实现。基于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台区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其有利于实现对台区档案情况的综合分析,梳理台区户变关系,及时发现、分析计量异常,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线损,确保台区线损符合要求,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省电力公司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基础上,开展了台区线损分析与异常排查,仅仅是在2015年1~9月,线损合格台区就由原本的28.30%提高到了81.47%。

参考文献:

[1]徐轩,杨康,黄刚,等.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6,(33):77.

[2]刘畅.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原因分析及治理[J].河北电力技术,2016,35(2):45-47.

[3]谌晨.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J].电力科技,2014(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