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空间规划难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城市规划中空间规划难点分析

李钦艳

新泰市规划设计院 山东新泰 271200

摘要:通过研究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空间为主导因素,讨论城市规划与人的心理感受及行为的密切关系。本文对城市规划中空间规划问题进行总结,并从空间规划体系基础的夯实、以“四大保障”为核心确保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完善空间保障能力、实施空间管制、强化空间编制工作内容六方面,论述了城市规划中空间规划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规划;问题;方法

0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精神和价值观的物质体现。随着历史的演进,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考察纷繁复杂的城市建设进程,混乱与秩序、平淡与精彩、和谐与失序轮流交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天文地理、艺术绘画、诗歌戏曲、文学建筑、风土人情不胜枚举,但什么最具代表性又能被广泛认可?中国近代建筑史之中,常见很多被大屋顶覆盖的建筑,但除了屋顶几乎看不到其他带有传统特色的东西。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设计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必须超越大屋顶。l979年贝聿铭先生在清华大学发表的一篇演讲中提醒国内设计师,在传统建筑形态里,除了大屋顶还有另一个应引起注意的,是墙和庭院,并在香山脚下设计了一座香山饭店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建筑中的墙和庭院以及墙上的开窗设计体现了新思路,但不久又出现了很多被称为“贝氏开窗”或“贝氏墙”的仿效之作,成为新的形式主义和符号。其实,要超越的不是大屋顶也不是墙,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1城市空间的分析

1.1空间概念

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地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设计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北京故宫、江南园林都是铁证!

1.2城市空间

城市中的空间,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德国建筑师RobenKrier提出城市空间的概念:它仅是城市内和其它场所各建筑物之间所有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地联系在一起,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从而允许人们自觉地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即所谓城市空间。简言之,就是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

2城市规划中空间规划的相关问题

2.1城市建设开发过于盲目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规模日渐扩大,住宅区、金融区和商业区等相继出现,进而导致其他空间数量的递减。很多区域政府将城市发展重点集中在了经济效益上,让地产等商业投资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很多原本可以进行自然景观设计的开放空间,如公园、绿地等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了严重破坏,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牺牲品。

2.2规划基础内容差异较大

在我国城市空间规划操作过程中,主要遵循的是基础资料和技术方法等等,但由于城市的不同性,资料和技术方法呈现出较强的不同性,无法实现真正的城市空间规划统一。例如,很多部门掌握的坐标尺度和地块分类信息平台不统一进而导致后续工作出现较大差异性。截止到目前,发改委和测绘部门有着自己一套独立的地理信息测绘系统,国土资源部门遥感监测系统也具备较强的特殊性。

2.3空间规划保障能力不足

整个城市管用空间规划工作的执行,主要内容有管制、利用和保障,但由于保障能力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为我国城市空间规划带来了很大影响。例如,在《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实际城市空间规划的审批,需要经过国务院、省、自治区、市级三级管理程序,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规划等并没有在中体现出来。

2.4城市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难点

现阶段,在具体城市空间总体规划过程中,主要在土地使用、道路交通以及市政基础设施中进行全面考量,但对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维护操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且很多城市的环境保护仅仅体现在污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项目之中,局限性极为明显。

3城市规划中空间规划的具体方法

3.1空间规划体系基础的夯实

首先是基础资料的统一,以实际规划编制为主线,为后续城市空间资料统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强化空间规划研究。其次是规划标准的统一,该项规划操作主要以试点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空间规划编制流程和空间规划审批方式等等,为后续城市空间规划操作提供有效指导。再次是规划编制的统一,主要以国家三级管理要求为主线,并以上级空间规划为指导,确保下级城市空间编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终实现资源覆盖的全面统一操作。

3.2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现阶段,我国开始强化对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视程度,而且该项工作价值已经得到了很多政府管理部门的认可。从实际规划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各级部门应本着上位规划分工清晰,基层规划全面整合原则,将实际城市空间规划重点内容呈现出来,确保规划体系的合理完善。

3.3完善空间保障能力

首先,将能源和生态空间管制内容突显出来。其中,开放性空间规划应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得到合理明确,构建能源储备基地和生产基地,让主体城市空间结构显得更加合理。还要建立起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得到本质性完善。其次,将城市化和工业化空间差异更好的呈现出来。最后,将城市群和经济区空间准入问题呈现出来。

3.4以“四大保障”为核心确保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

城市空间规划与生态规划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关系我,为此,在实际城市规划组织保障操作过程中,强化操作也应该得到进一步呈现。而且在实际城市空间规划操作过程中,规划组织管理机构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协调能力,同时也需要相关专业部门的积极配合,构建利益协调共同体。

3.5实施空间管制

在实际城市空间规划实施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实际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等层面的创新操作,强化技术支撑与设计。另外,在具体人才保障规划上,城市空间规划同样需要一些战略人才,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引进和培养两种形式,将保障能力展示出来。

3.6强化空间编制工作内容

站在实际空间分区管制操作角度来说,需要对具体资源配置形式进行合理选择,使其成为空间规划操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另外,人们还可以根据具体发展区域的特性和类型,实现引导措施的全面控制,建立起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在该种空间编制工作执行上,可以将地域分区作为基本条件,对其他建设区进行合理限制,并确立重点开发区内容,实现空间开发与环保工作的全面协调。

4结束语

目前正值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如果规划好、建设好、利用好大量的城市建筑及其空间形态,是一个长期伴随建设过程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不断的建设中寻找答案也许是必然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丁灵鸽.城市新区主导区域城市设计中的文化植入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张东伟.浅论城市设计借鉴风景园林思想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学,2012.

[3]林章林.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