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李洪娥

李洪娥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应用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3.30.1537

作者单位:251700山东滨州,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作者简介]李洪娥(1966-),女,本科,现任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管理。

TheApplicationofRiskManagementinNursingManagement

LiHong’e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pplicationvalueofriskmanagementinnursingmanagement.Methods160casesof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eachwith80cases.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nursingmanagementcompletewithriskmanagement,whilethecontrolgroupdidnot.Theclinical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andanalyzed.Result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incidenceofnursingdisputesandriskev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andwasweresignificantlylower,whilethepatientssatisfaction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whichisof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implementingofriskmanagementinnursingmanagementcanreducetheriskofeventsandtheincidenceofnursingdisputes,andimprovepatientsatisfaction.

Keywords:riskmanagement;nursingmanagement;application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是一种从护理成本、风险发生率以及风险损失等方面加强对护理风险的控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的管理方法。具体是指护理责任人通过对护理系统进行管理,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主要包括护理风险的识别、处理、衡量以及评价等内容[1]。本研究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6例,女性74例,年龄6~72岁,平均年龄48.4岁。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患者年龄和性别、患者病情及护理人员素质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1.2.1风险因素分析[2]

1.2.1.1患者方面:患者就医的盲目性、不合作的治疗态度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增加护理风险,同时,老年人、小儿、孕妇以及残障人士与正常患者对护理行为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较难对信息做出准确的反馈,容易增加护理的风险。

1.2.1.2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也是护理风险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专业技术缺乏,业务技能及自身素质较差,容易出现违规操作,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1.2.2风险管理措施

1.2.2.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

以科室为单位,以各科室护理人员为成员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包括输液护理小组、服药护理小组、医疗设备管理小组、褥疮护理小组等,明确组内各成员的管理职责,使护理人员各尽其责。定期召开例会,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解决。

1.2.2.2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培训,重点加强对新进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操作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护士日常护理行为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的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技术,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1.2.2.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以患者服务为出发点,提高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心声,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的宣教,从而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1.2.2.4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各种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提高护理人员是的应急及应变能力。各科室根据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减少管理上的盲区,降低护理中的风险并针对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方案和预防措施,据此进行护理风险管理[3]。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数学统计软件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疗效比较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风险事件(例)

%

护理纠纷(例)

%

实验组

80

4

5

6

7.5

对照组

80

16

20

18

22.5

P值

<0.05

<0.05

2.2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实验组

80

48

60

28

35

4

5

95

对照组

80

24

30

32

40

24

30

70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责任人要根据护理风险的易发因素,有针对性指导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预防护理干预,必须从患者入院、临床治疗、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风险管理,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要规范准确,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不适症状以及心理情况,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4]。

本研究中,实验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5%,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P<0.05)。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小花.风险管理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275-276.

[2]荆琳.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10):154-155.

[3]倪青.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7):160.

[4]付琳.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