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同步认知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家属同步认知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张莉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300100

摘要:目的:研究家属同步认知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选择医院收治的宫颈癌112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得到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家属同步认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AS评分(38.6±2.9)分,SDS评分(40.5±2.3)分,都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在围手术期,应用家属同步认知的方法,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能够更好的缓解,对病情恢复有益处。

关键词:家属同步认知;宫颈癌;围手术期

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有比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该病正在呈现年轻化转变。目前,医疗技术比较进步很大,已经可以对大多数患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不过,恶性肿瘤本身,以及放化疗、手术治疗等,对于患者来说都属于负性事件,患者的负面心理和负面情绪肯定会加重。不良的心理情绪将对疾病治疗和病情恢复造成很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宫颈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护理干预。家属同步认知是当前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在临床应用中可发挥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选择医院收治的宫颈癌112例患者,研究了家属同步认知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选择医院收治的宫颈癌112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得到对照组与观察组。将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年龄在32-64岁,平均年龄为(48.6±3.2)岁;将5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年龄在34-66岁,平均年龄为(48.9±3.4)岁。纳入标准: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在Ⅰ-Ⅱ期的肿瘤分期,认知功能正常,有家属全程参与和配合护理干预,对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疾病知识宣教,辅助治疗和手术治疗知识科普,并发症预防护理和出院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家属同步认知,①编制针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指导手册并发放,定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谈沟通。通过沟通,对患者及家属的内心想法认真倾听和了解,对其不良思维、错误认知等进行识别。如果患者或家属有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和不良心理,要鼓励其将内心的焦虑、抑郁说出。②综合考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状况、教育状况、家庭状况等,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方式,帮助其通过正确的途径排解不良情绪,恢复和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信心面对疾病治疗和术后康复。③定期组织知识讲座,让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详细了解疾病、手术、围术期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讲座间歇,可以鼓励患者和家属之间相互交流,形成相互鼓励和帮助,从而建立良好的信心。在讲座中可将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进行列举,让患者和家属提高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④总结患者和家属心中的疑虑,通过集体解答或单独沟通的方式进行解答。定期开展小组访谈,时间主要在围术期进行。通过访谈帮助患者及家属对错误认知加以纠正,对积极乐观的态度加以培养,帮助其管理自身情[1]。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收集的数据加以处理,得出计量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代表和t检验,当有显著差异,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AS评分(38.6±2.9)分,SDS评分(40.5±2.3)分,都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

表1在焦虑和抑郁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比较()(n=56)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但手术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提前绝经、失去生育功能、性功能改变等,进而给患者及家庭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很多患者对于手术效果感到担心,并且在恶性肿瘤本身、潜在感染风险、躯体疼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将会加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患者家属虽然在疾病诊疗中,没有亲自经历疾病、手术的痛苦,但是仍需要承受家庭、社会、经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也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医护人员产生冲突,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等。还有一些家属,可能会在患者身上发泄自己的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恢复。有研究表明,家属作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和陪同者,一直以来受到的关注和帮助都比较少。所以,应当对家属认知加以改善,提高照顾能力,增强信心,进而对患者也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家属同步认知的方法,提高家属对疾病的深入认识,使其对疾病预后加以明确。促使家属心态积极转变,在患者照顾中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持与鼓励。而患者在家属的良好影响下,自身焦虑、抑郁情绪也能够有效缓解,心理和态度发生积极转变,反过来也能对家属形成正向的作用,进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家属了解了更多的疾病、治疗、护理知识,照顾患者的能力提升,也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

综上所述,对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在围手术期,应用家属同步认知的方法,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能够更好的缓解,对病情恢复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梁敏.家庭同步认知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负面情绪、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0):104-106.